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宿缘之命运 > 第347章 出游(隋唐)

第347章 出游(隋唐)(2/2)

明堂烧毁,696年春重建明堂。明堂、天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前后两次建造,日役万人包括清理场地都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反映其设计、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天,武则天有位贴身女官急匆匆地来到大殿,说有祥瑞表奏。原来,有人亲眼看见了有一只凤凰从明堂之上飞出,落在了上阳宫的肃政台的梧桐树上。武则天急忙率众登明堂观看,只见凤凰看到武则天后便向东南飞去,身后的朱雀却云集朝堂,翩然起舞久久不肯离去……

    看到此景,一个大臣立即跪倒在地,向武则天解释道:“凤凰象征的就是武后您,它飞到肃政台,见到您后才离开,就是在暗示您登基大宝;这些朱雀代表的正是臣下我们,您如果还是不登基,就是违背天意,朱雀们便不会离开,我们也将长跪不起呀!”

    看似万般无奈之下,武则天顺应天意,昭然登基,朱雀也果然飞走了。公元696年9月19日,武则天登上则天门,宣布开始登基大典,并下令大赦天下。

    也许这则故事只是一个传说,但由此不难看出,武则天对于明堂可谓钟爱有加。其实,这座盛极一时的大唐建筑正是这位女皇帝为自己登基准备的,包括明堂前面的则天门,也都有着象征皇权的特殊意义。

    明堂也和武则天的大周政权一样几经曲折。据史料记载,这座明堂几次失火,更是几次重修。这座代表着武则天政权的建筑,始终是屹立不倒,风采卓绝。

    到了唐玄宗当政之时,曾几次想将明堂改名为“乾元殿”。可是很多官员和老百姓都还是一直称这里为“明堂”,而一些外国使节根本搞不清楚“明堂”与“乾元殿”的关系,来到洛城找不到明堂直接打道回府了。不得已,在公元737年李隆基只得又将明堂的名字改了回来。安禄山叛乱,李隆基逃到了蜀地,“乾元殿”也没能变成明堂的另一个名字而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现在这座大唐建筑已经变成了遗迹,但是明堂的名字还是镌刻在了史书上,世代留在了洛城。

    时至今日隋唐王朝的辉煌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运河文化隋唐建筑正以新的面貌迎接四海之宾,广纳四方之友。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