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宿缘之命运 > 第344章 出游(白马春风下篇)

第344章 出游(白马春风下篇)(3/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据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记载:“外国国王尝毁破佛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为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则取焉。”还有一种类似的说法,传说白马寺创建后,初名招提,后王有欲毁寺者,夜见白马绕塔悲鸣而止,因以改招提寺为白马寺。这里前一则记载白马寺名取自外国,而后一说法白马寺已经成为传说的主角。然而,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白马寺名皆源自“白马护寺”一说。

    白马寺名出自“佛祖所乘白马”典故。据《佛本行集经》《方广大庄严经》《普曜经》《修行本起经》和《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经的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太子,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出生时有白马犍陟(或作犍德、干陟)与之为伴,并成为其心爱的坐骑。后太子有感世间诸种苦恼,乘白马出城修行。据佛典记载:白马出行“初举步时,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四大天王捧承马足,梵天帝开示宝路”。因白马始伴佛祖而生,后又载佛祖出家,故遂成为佛教的吉祥物,是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象征。早期佛教艺术常以马为饰,如一千三百余年前唐代高僧玄奘西行求法时,在蓝毗尼遗址看到阿育王所建的佛教雕塑大石柱,其上便作有马像。(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六)这样说来以白马为寺名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近有学者通过语言学的考证,对于白马寺寺名的源起作了很有新意的解释。他们认为白马寺的寺名是从意为“莲花”的梵语词(也有音译为“波头摩”或“钵头摩”)音译而来的。佛教中莲花常常以象征佛性清净而与佛相伴为饰。可以推断,在东汉明帝下诏初建的佛寺中,莲花应该占有相对重要的位置,并以视觉冲击占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这样最初的佛寺可能会约定俗成以“莲花”为名。之后,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又取白马驮经的俗语源义而将意译为白马,而“白马”的词义则源自民间的误传。白马寺作为洛阳城的景点之一延续着洛阳城新的历史传奇。

    按照原计划,童煊一行人会在洛阳城多停留几天,而童煊此行在洛阳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