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末世我是指挥官 > 第785章 这些小人暂时得到胜利

第785章 这些小人暂时得到胜利(1/2)

    上hai。

    Guo fang军士兵甲:我们需要赶紧撤退,这些入侵者的攻击太猛了,还有一些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我们马上要不得不撤退。

    Guo fang军士兵乙:但让我们头疼的是,这座城市的部分幸存者竟然有部分人选择投靠对面,这些人都是怎么想的,我们已经按照很正常待遇对待他们,这些人究竟还要干什么?!

    来到这座大型沿海城市刚被袭击的那一天,Guo fang军本来和往常一样守卫这座城市,因为内部灾情原因而导致守卫人数稀少,这座城市在遭遇袭击的时候只有1000人可投入战斗。

    再加上外务省宣传部的发力,让当地支持者们帮助他们上街直接把城市的主要道路枢纽堵住,以配合陆上自卫队即将展开的特别军事行动。

    作为丰臣秀吉计划中的重要一部分,陆上自卫队要在海上自卫队的协同下登陆上hai,完成计划中的2号行动目标,而这计划中还有第3号行动还没实行。

    霓虹海军已经全部动员,但有一个很尴尬的地方,有近十分之三的船只正在包围冲绳岛,和审判军主战派对轰中。

    主要目的是将后者限制在附近海域,保护源源不断运往卫煌的船队。

    审判军主战派的海军不能说有一支两支特遣队,而是几乎快继承所有战前海军规模,海军就没多少舰船听从主和派。

    面对这种情况,虎踞夷州的审判军主战派正在开重大会议,内容是他们在这场战争中的态度是什么,应该怎么做。

    面对这个问题,主战派内部讨论十分激进,有认为该出动海军对霓虹海域进行封锁,因为霓虹人正在入侵他们的家乡,不能看着家乡又被一伙外军入侵。

    但这是激进派当中的温和派,但激进派当中的激进派却认为,直接我方强大的两栖登陆进攻部队,登陆并占领霓虹九州。

    警告他们不要再对卫煌土地不要有任何打算,即使流亡在外也要保护自己的国家。

    但务实派却有这样的看法,我方只需要封锁最近的海域就行,留一小片海域让他们过去,方便他们狗咬狗的打,让他们自己打。

    务实派的激进派则更大胆,不仅要撤销海域封锁,甚至要从冲绳岛撤军,让霓虹放开手脚去打,让这些狗直接咬的更狠。

    这些派系还能再细分多少我们不得知,反正这场会议最终确定一个结果,执行部分海域封锁策略,经典的折中方案,不妥协也不完全妥协。

    这场战争审判军主战派的态度就是这样。

    此时把视角在转移回到上hai前线战斗。

    陆上自卫队登陆的部队开始增多,第4.5.6.8.10等师团陆续上岸,相比于北方第一阶段登陆战,在这里投入的兵力更多。

    不仅注入寄生虫人员进入战场,还有一些战术支援机甲也进入战场,作为师团的新火力支援编制部队。

    霓虹战术火力支援机甲

    Guo fang军的防线在敌人的不断增兵下逐渐吃紧,那些寄生虫人员行动诡异难以捉摸,而战术支援机甲更是火力强大,给防守方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时间仅过去了一天,霓虹就完成了对城市的60%区域占领,从这里登岸部队的编号都很靠前,霓虹训练有素的陆军部队终于露面了。

    战场一度变成10万人打几百人,Guo fang军布置在城市的所有重要防线全被轻易击溃,仅依靠现在驻守力量已经无法守住这座城市了,只能等待第九集团军的人快点到吧。

    当王奇的命令传达到第九集团军指挥部后,莫de尔元帅站在作战地图前,手中的红铅笔狠狠划过了从大江沿岸到上hai的路线,总共画了4条。

    莫de尔:命令所有机械化师全速前进!装甲部队先行步兵跟上,48小时内必须抵达战场,第九集团军是Guo fang军战略层面上重要集团军之一。

    为了确保行动成功,一口气派出了三个装甲师五个机械化步兵师,以及独立的炮兵、工兵和防空部队。

    他们的装备可能不算太先进,但战斗意识以及近二个月以来的磨练,让他们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有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趋势。

    此刻,一辆辆坦克和装甲车沿着公路疾驰扬起阵阵尘土,步兵战车和卡车内的Guo fang军们神情坚毅。

    在入战前紧张气氛中,一些拥有音乐天赋的人歌唱着家乡乡谣,缓解气氛,让所有人觉得这场行动必胜。

    与此同时,上hai的战斗愈发惨烈,Guo fang军残部仍在苦苦支撑,从东边一直撤到西边。

    他们利用城市建筑和街道与敌人展开巷战,那些寄生虫人员却在阴暗的角落里伺机而动,利用身体无限放大或突刺的特性给守军带来极大威胁。

    有不少士兵被这些寄生虫士兵伸出双手捅穿身体,然后左右两边撑开撕裂被命中士兵身体,上演现实版手撕人情节。

    但即便如此,Guo fang军没有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