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笑着摆摆手:“都有都有,王主任说了,设计方案让咱自己定,保证人人满意。”
槐花拉着王主任的手:“王阿姨,能给小花园装个自动浇水的吗?就像我的‘小花’机器人那样?”
“当然能,”王主任刮了下她的鼻子,“不光有自动浇水,还要装太阳能路灯,晚上亮堂堂的,你们小孩能在花园里玩到九点!”
那天的四合院,笑声差点掀了房顶。直到傍晚,夕阳把牌匾染成金红色,还有人坐在葡萄架下唠嗑。三大爷给月季浇最后一遍水,说明年要让花儿爬满新花园的篱笆;二大爷对着鸟笼比划,说要在活动中心开辟“斗鸟专区”;傻柱和秦淮茹盘算着,要在老年活动中心开“家常菜培训班”;许大茂则拿着卷尺在院里转悠,说要给每个角落都装上智能传感器,“让咱院比皇宫还智能”。
周阳坐在台阶上,看着影壁墙上并排挂着的两个证书,忽然觉得这四合院像棵老槐树,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枝叶却一直往天上长。这根,是街坊四邻的情分;这枝叶,是日子里的新光景。
第二天一早,施工队就来了。院里顿时堆满了水泥、钢筋,师傅们搭脚手架、量尺寸,叮叮当当的声响成了新的背景音。三大爷每天揣着个小本子在工地转悠,记着“今日用了30袋水泥,比预算多2袋”,说是要给街道办当“监工”;二大爷则把鸟笼挂到离工地最近的树枝上,说“让鸟儿给师傅们唱加油歌”;傻柱每天给施工队送绿豆汤,说“天热,得降降火”;许大茂更绝,给每个师傅发了个智能手环,“测测心率,别累着”。
槐花放学回来,总蹲在工地边看师傅们干活,手里还拿着个速写本,画下新花园的草图。“周爷爷,”她指着图纸上的小喷泉,“这里能装个传感器吗?有人经过就喷水,像游乐园那样!”
“能啊,”周阳笑着说,“让王博士给你设计个,保证比游乐园的还好玩。”
囡囡抱着平板电脑过来,屏幕上是她做的3d效果图:“你们看,小花园里种满向日葵,门口装个智能识别系统,认识的人经过就说‘欢迎回家’,不认识的就说‘请登记’。”
“这好!”许大茂凑过来看,“我再加个功能,能自动报天气,下雨前就喊‘快收衣服’!”
三大爷:“还得能报菜价,每天早上说‘今天西红柿三块五一斤’,比早间新闻还实用。”
二大爷:“最好能报彩票号码,中了奖咱给院儿换个金大门!”
众人又笑起来,施工队的师傅们也跟着乐,说这院儿的人“比相声演员还逗”。
半个月后,小花园的雏形出来了。青砖铺的小径弯弯曲曲,中间留着块圆形的小广场,四周种着月季、玫瑰、向日葵,还有个半人高的假山,山脚下藏着个小喷泉。老年活动中心也盖得差不多了,红砖墙配着玻璃窗,看着就敞亮。
最让人稀罕的是那些智能设备:路灯能跟着太阳转,白天充电晚上亮;喷灌系统埋在地下,手机一点就能浇水;连长椅都装了太阳能板,能给手机充电。许大茂特意在活动中心门口装了个大屏幕,滚动播放院里的新闻——“傻柱牌炸酱面获街坊一致好评”“三大爷养花课报名人数突破50人”“槐花发明的自动喂鸟器测试成功”。
开园那天,街道办的王主任亲自来剪彩。她剪完红绸子,刚要说话,就见三大爷举着个大喇叭跑上台:“各位街坊,我宣布个事——咱院的‘智能养老互助小组’成立了!年轻人帮老人用智能手机,老人教年轻人包饺子,互惠互利!”
“好!”台下掌声雷动,张奶奶第一个举手,“我报名教包饺子,猪肉大葱馅的!”
傻柱:“我教红烧肉!保证肥而不腻!”
许大茂:“我教用智能手环,包教包会!”
槐花:“我教……教机器人跳舞!”
王主任看着这热闹场面,对周阳说:“周叔,您这院儿真是块宝地,干啥成啥。”
周阳笑着说:“不是宝地,是人心齐。您看这院里的人,吵归吵,闹归闹,真有事的时候,心都往一块儿想。”
正说着,汉斯的视频电话打来了,他举着手机在柏林的中国超市转圈:“周先生,你们看!傻柱牌饼干在这里上架了,德国人都爱吃!”
屏幕里,货架上的饼干盒印着四合院的照片,旁边还摆着许大茂的智能花盆。傻柱凑过去看,激动得脸都红了:“真的假的?我这饼干……走出国门了?”
“不光饼干,”汉斯笑着说,“下个月我的助老机器人就要量产了,用的是你们的平衡算法,上面还刻着槐花设计的小花图案,肯定能大卖!”
槐花举着她的新发明——一个能自动捡垃圾的机器人,对着屏幕喊:“汉斯叔叔,等我的新机器人做好了,也卖到德国去!”
汉斯连连点头:“一言为定!到时候我给你办个专场发布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挂了电话,院里的人更兴奋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