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花趴在玻璃上笑,忽然指着屏幕喊:"看!是村长爷爷!他手里拿的是不是三大爷的养花手册?"
屏幕里的老人确实捧着本翻得卷边的书,封面上的毛笔字依稀可见。周阳想起三大爷上个月寄包裹时,非要在手册里夹把自己做的小铲子,说"干活得趁手"。
"周叔!"许大茂跺着脚上的雪进来,手里拿着个快递盒,"德国那边寄来的,说是给孩子们的礼物。"
盒子打开,是十几个包装精美的机器人模型,还有张卡片,上面是汉斯的字迹:"谢谢你们让我明白,科技的温度,藏在生活里。"
槐花选了个最像"小花"的模型,举起来跟周阳炫耀。外面的雪越下越大,傻柱正在扫雪,扫帚划过雪地的声音,混着三大爷教老太太们用取暖器的吆喝声,还有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在雪地里慢慢晕开。
周阳看着窗外,忽然觉得这院子像个神奇的容器,装着三十多年的光阴,装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故事,装着老人们的唠叨和孩子们的吵闹,还装着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比如此刻落在睫毛上的雪,比如手里温热的热水袋,比如屏幕里那片永远晴朗的非洲天空。
傻柱扫到门口,抬头朝他喊:"周叔,进来烤烤火,我炖了羊肉!"
周阳笑着应了一声,拉着槐花往屋里走。雪还在落,但屋里的炉火已经烧得很旺,肉香混着煤火的味道,是冬天里最踏实的味道。
年后的阳光带着点慵懒,周阳坐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看着许大茂给新到的智能花盆贴标签。标签是槐花写的,字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上面写着"多肉专用喜阳每周浇一次水"。
"周叔,今年的订单又多了三成,"许大茂直起身,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非洲那边要建十个社区花园,全用咱们的设备。汉斯说,他们的助老机器人也卖得特别好,好多老人说,像家里多了个懂事的小辈。"
周阳点点头,目光落在科普角的大屏幕上。囡囡剪辑的新视频正在播放:德国的老人用助老机器人下棋,非洲的孩子给西红柿浇水,幸福里的老太太们坐在长椅上,对着智能音箱唱老歌。画面最后,是槐花和几个孩子站在老槐树下,举着"我们的世界"的牌子,笑得灿烂。
"周爷爷!"槐花跑过来,手里拿着张奖状,"我的'小花'机器人得了一等奖!老师说,要送去参加全国比赛呢!"
周阳接过奖状,看着上面"科技创新奖"几个字,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总觉得科技是冰冷的机器和复杂的公式。直到这些年,看着那些芯片和传感器,变成老人手里的手环,变成孩子玩具里的智慧,变成不同肤色的人脸上的笑容,才明白——
真正的科技,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它该像这葡萄架,默默生长,悄悄结果,用最温柔的方式,托举起生活里的每一份期待。
傻柱端着切好的西瓜过来,红色的汁水顺着托盘往下滴。"吃西瓜了!"他嗓门还是那么亮,"刚从院里摘的,甜着呢!"
阳光穿过葡萄叶的缝隙,在西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周阳拿起一块,咬了一大口,甜丝丝的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
院子里的笑声,又开始了。这笑声,会一直响下去。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