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烨安排鱼恩护送元影儿等人先行返回李家别苑,自己则率领随从径直前往城外的军营。
晋阳城外,营寨如星罗棋布,连绵不绝,十数万大军在此集结。
其中八万精锐在徐陵、阚直罗、罗灿以及第五伯逾等将领的率领下,近几日才陆续抵达。
营寨四周,高耸的栅栏环绕,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犹如战鼓催人奋进。
营门庄严而威武,门前矗立着精神饱满的守卫士兵,他们手持长枪,目光锐利。
营帐间的通道宽敞笔直,士兵们在其中穿梭忙碌,却井然有序。
进入营寨后,李烨即刻召见了第五伯逾。
第五伯逾步入营帐,恭敬地向李烨行礼:“末将参见大将军。”
李烨则挥手示意他免礼,并温和地说:“第五将军,请坐。”
于是,第五伯逾依言坐下。
李烨亲自起身,为第五伯逾倒了一碗水,并关切地问道:“第五将军,长途行军,想必辛苦了。来到晋阳城后,可还习惯吗?与同僚们都已相互认识了吧?”
第五伯逾赶紧双手接过水碗,回答道:“回大将军,这几日,在徐军师和阚司马的引见下,右路军的将领们我都已一一见过。”
李烨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问道:“我将你从世子麾下调至此处,你对此有何感想?”
第五伯逾听闻此言,心中不由一紧,联想到近日关于李烨兄弟不和的传闻,他暗自揣测李烨的意图。
他仔细斟酌后,回答道:“为将者,只负责披坚执锐征战。至于其他事务,不在末将的考虑范围之内!”
李烨见第五伯逾如此回答,心中不禁对他更为欣赏,也知道他是个聪明的人。
于是,李烨微笑着说道:“将军所言极是,‘为将者,披坚执锐征战’。那我也向你开诚布公。我调你来此,只需你专心领兵作战,不会对你有其他要求。”
第五伯逾闻言,心中松了口气。他听出了李烨的言外之意,明白李烨只是需要他作为一位出色的将领,而非要他卷入兄弟之间的纷争。
他坚定地说道:“大将军放心,战场上,我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李烨颔首赞许道:“好,有你这句话足矣。我听闻你麾下的灵武弓骑战力非凡,曾深入突厥腹地袭扰。这也是我征调你前来右路军的原因之一。”
第五伯逾原想自豪地详述其弓骑之威,但想到李烨的亲卫军直罗鬼骑,顿时变得谦逊:“大将军谬赞了。
灵武弓骑不过是末将仿照突厥控弦之士组建的一支弓骑兵,以弓箭为主要武器,舍弃了较重的长兵器和护具,以求在战场上保持高机动性。”
李烨听后赞赏有加:“你的构想非常不错。这样的弓骑兵,不仅防护上胜过突厥骑兵,机动性也丝毫不输。
如今我右路军骑兵阵容鼎盛,有重骑兵直罗蛮骑、中骑兵辽东铁骑、轻骑兵直罗鬼骑和直罗候骑,再加上你的灵武弓骑。
冀州和青州这两处平原之地,我看谁能阻挡我们攻略的步伐!”
李烨的话语中充满了霸气与自信。
第五伯逾听后也热血沸腾,豪气干云地回应:“末将愿率领灵武弓骑,追随大将军,一路攻城略地!”
李烨大笑道:“好!你我戮力同心,冀、青两州必将手到擒来。
我已经命人在城内晋国公府设下宴席。你回去安排一下明日出征的事宜,稍后带上你的副将阎兴与罗灿他们一同过来。今晚,我们好好痛饮几杯。”
第五伯逾恭敬地应声道:“喏。”
李烨先行一步进城,来到了晋国公府。
这府邸,实际上也是太原李家名下的一处产业,与李府毗邻。
林柔在得知李烨被封为晋国公的消息后,即刻命人整顿府邸,悬挂上崭新的牌匾。
而元影儿和刘瑶则依旧安居在城外的李家别苑,因此李烨便暂时将晋国公府用作处理军务之所。
大将军府中的几位重要属官,也一并被安置在这里,共同辅佐。
李烨随即召集了军师徐陵、司马阚直罗和长史王玄。
徐陵一见李烨,便戏谑道:“你这逍遥自在的大将军,日子过得可还惬意?”
李烨略显尴尬地回应:“这不是有徐军师和阚前辈坐镇吗?军务依旧井然有序。我此番回晋阳城,也想多陪陪母亲,尽尽孝道。”
徐陵轻笑出声,调侃道:“恐怕不尽然吧?我听说你都在城外别苑,而汉王妃却一直在城内府里忙碌着收拾行李。”
李烨只得笑着掩饰:“嘿嘿。我这不是来处理即将出征的相关事宜了嘛。”
徐陵见状,便不再继续调侃李烨,转而认真地问道:“那么,军政事务该如何安排?”
李烨正色回答:“在并州政务方面,长安那边原本打算让王玄负责。
但深思熟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