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依照雷德利·斯科特的说法,他拍史诗大片屡屡失败的最大原因其实是电影公司指手划脚。
如果没有电影公司干涉,那他早就拍出一部得以征服奥斯卡的影片。
但这也不能赖电影公司,毕竟雷德利·斯科特的史诗大片动辄三四个小时的时长。
《魔戒》三部曲的单片时长已经够长了,但小吉伯特成功的把每部影片时长控制在三小时以内。
真要拍一部长达三小时乃至四小时时长的影片,别说观众愿不愿意,那院线方面也不会乐意。
不过回到雷德利·斯科特拿手的科幻电影题材上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他自己就会控制影片的节奏和时长。
很快詹妮弗·劳伦斯也加入进去,在汤姆·克鲁斯官宣之后,《明日边缘》就算立项了。
小吉伯特自己也没闲着,他再度和NAA合作,开始就《火星救援》的创作和改编做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就是主演问题,马特·达蒙成为第一个确定的人选,这是他和小吉伯特谈好的。
虽然马特·达蒙更多的是在火星上在地面上种土豆,但他还是去接受了NAA的宇航员训练。
而指挥官梅丽莎·刘易斯一角,小吉伯特则回去问了娜奥米·沃茨。原本他想让查理兹·塞隆来出演的,但查理兹·塞隆档期紧张,所以考虑了娜奥米·沃茨。
看着剧本不错,又是小吉伯特执导的,已经多年没有出演小吉伯特电影的娜奥米·沃茨接下了这个角色。
医疗官克里斯·贝克则被塞巴斯蒂安·斯坦拿下,他曾在《美国队长》里饰演冬兵,这对他来说是不错的合作机会。
阿莱克斯·沃格尔一角则选用了德国演员丹尼尔·布鲁赫,里克·马丁内兹依然是迈克尔·佩纳饰演。
其余演员变化不大,肖恩·宾也爽快的加入剧组,还有杰夫·丹尼尔斯和麦肯兹·戴维斯的加盟。
中國那边,陈保国和陈数都表示随时可以进组拍摄。
最大的变化是贝斯·约翰森一角,小吉伯特没有选用原来的凯特·玛拉,而是选择了伊丽莎白·奥尔森。
此时伊丽莎白·奥尔森还只是一个三线演员,名气并不大。
能够有和小吉伯特合作的机会,她当然不会拒绝,高高兴兴的加入了剧组。
至此剧组就完成了搭建,几个饰演宇航员的演员们都被小吉伯特扔到NAA那里去训练。而NAA方面也派出几位专家,给予剧组全方位的指导。
小吉伯特则带着人去约旦转悠,最终选定了在约旦玫瑰沙漠瓦迪拉姆拍摄火星上的场景,配合G特效实现想要的效果。
此外,居住舱的戏份则在摄影棚内搭景完成了。
为了力求真实,小吉伯特和物理特效工程师们一起,结合NAA专家的意见,一比一在匈牙利的一座摄影棚内复刻了设想中的火星居住舱。
小吉伯特要求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功能都能够实现,还在里面设置了多台微型摄影机,马特·达蒙就在这里完成拍摄。
另外,剧组还真在这个火星居住舱内开始试验种植土豆,并且观察和记录土豆的成长情况。
此外,为了模拟火星风暴,剧组使用了大量可降解的材料,然后用巨大的鼓风机实验了好几次,最终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
此外还有火星车,小吉伯特要求火星车必须真实能开,而不是一个放在那里的摆设。
剧组找了几辆卡车改造,最终做出了三辆火星车。
在参观NAA的时候小吉伯特发现NAA设计的火星宇航服非常的笨重和不美观,上镜效果并不好。
于是小吉伯特就和NAA的工程师商量,是否可以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最终制造了十五套宇航服。
不过缺点就是有点热,为此娜奥米·沃茨请教有经验的安妮·海瑟薇。
安妮·海瑟薇就告诉她,可以穿一件凉爽的打底衣服就不会很热。娜奥米·沃茨学到了,后来还把这个经验传授给其他人。
影片制定的拍摄周期很短,大概两月多一点。
但宇航员们的训练周期却很长,一直从七月中旬训练到九月中旬,整个档期大概是四个月左右。
虽然这部影片的投资不小,1.2亿美元,但整体的拍摄难度其实不算大,场景也不复杂。
小吉伯特可以很轻松愉悦的完成筹备工作,顺带还能休个假。
显得没事,小吉伯特还抽空去参加了艾薇儿·拉维尼在巴黎的演唱会,当了一回特邀嘉宾。
演唱会结束后,小吉伯特和艾薇儿·拉维尼同游塞纳河,感受一把塞纳河畔的左岸咖啡。
不过让艾薇儿·拉维尼稍微有些失望的是,她总觉得塞纳河有些不干净,有股怪怪的味道。
“亲爱的,没办法,这就是政治。”
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