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跑男:开局撕名牌,白露崩溃 > 第1726章 唐韵衣坊

第1726章 唐韵衣坊(2/3)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酒店,沙易则把今天的速写和昨天的放在一起,厚厚的一沓画纸整齐地叠在桌上,记录着这几天的旅程:回民街的烟火气、钟楼的飞檐、大雁塔的轮廓、大唐不夜城的灯火…… 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他在最后一页画了个小小的大雁塔,塔尖顶着一轮圆月,旁边用清秀的字迹写着:“大唐的月光,照亮了千年的城。” 范成成则在笔记本上写下今天的感悟,字迹工整有力:“从青铜器的厚重到唐三彩的绚丽,从玄奘取经的执着到大唐盛世的繁华,西安的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能触摸到的温度,是能闻到的香气,是能听到的故事。”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金色的朝阳就从地平线上升起,给西安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众人迎着朝阳前往兵马俑博物馆,大巴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色从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麦田在风中起伏,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偶尔有几座村庄点缀其间,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一派宁静的乡村景象。“兵马俑可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老周的声音带着自豪,他指着窗外说,“再过一会儿就要到了,那里埋着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队,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地下,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一出土就震惊了世界,连外国元首来了都要去参观。” 张真元好奇地问:“兵马俑都是真人变的吗?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的说法,说秦始皇用活人烧制兵马俑,太可怕了。” 老周哈哈大笑:“当然不是,是陶土烧制的,不过每个俑的长相、表情、发型、服装都不一样,连手掌纹都各有特点,就像真的军队一样,所以才会有那样的传说。”

    进入兵马俑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巨大的拱形展厅,灰色的建筑庄严肃穆,像一座沉默的历史丰碑。走进展厅,里面陈列着一号坑的兵马俑阵,当众人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往下看时,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连呼吸都放慢了节奏。数以千计的兵马俑整齐地排列在黄土坑里,形成一个庞大的军阵,有士兵俑、军官俑、骑兵俑、战车俑,个个高大威武,平均身高在 1.8 米左右,神态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目光坚定,有的嘴角微扬,仿佛一声令下就能立刻冲锋陷阵。坑内的地面是原始的黄土,有的地方还能看到当年的战车碾压痕迹和士兵行走的脚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历史的厚重气息,让人仿佛能闻到两千多年前的尘土味。

    “太壮观了!” 郑楷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手都有些发抖,镜头里的兵马俑一眼望不到头,“课本里的图片根本体现不出这种气势,这么多兵马俑,得有几千个吧?古人怎么能造出这么庞大的工程?光烧制这些陶俑就得花多少时间啊。” 范成成则拿着随身携带的放大镜,趴在观景台的栏杆上仔细观察前排的兵马俑:“你们看这个士兵俑的表情,眉头紧锁,眼神坚定,好像在思考着战术,又好像在思念家乡。还有他的发型,是典型的秦代发髻,偏向一侧,这都是有讲究的,代表着他的身份和籍贯。”

    讲解员带着众人边走边介绍,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一号坑是最大的俑坑,总面积有 平方米,有六千多件兵马俑,模拟的是秦军的主力军阵。大家看前面的三列横队,都是没有穿铠甲的弩兵,是前锋部队;后面是路纵队,是身披铠甲的步兵和战车,组成主力部队;两侧和末尾是侧翼和后卫,防止敌人偷袭,布局非常科学,体现了秦军‘有锋有后,有侧翼’的作战思想。” 呵呵指着一个缺了胳膊的兵马俑问:“为什么有的兵马俑是破损的?还有的地方是空的呢?” 讲解员说:“因为兵马俑在出土前经历过火灾和坍塌,很多都碎成了碎片,现在看到的完整兵马俑,都是考古工作者一点点修复起来的,有的甚至用了几年时间。那些空的地方是还没有修复完成的,考古工作就像拼图一样,需要耐心和细心。”

    在二号坑,众人看到了更丰富的兵马俑类型,这里是一个混合兵种坑,有跪射俑、立射俑、骑兵俑、弩兵俑,还有青铜战车和战马俑,场面比一号坑更加复杂壮观。跪射俑保存得格外完整,身上的铠甲纹路清晰可见,连甲片的编缀方式都一目了然,鞋底的针脚细密整齐,仿佛刚从鞋匠手里接过。“这个跪射俑太逼真了,” 雨琪感叹道,眼睛里满是惊叹,“连指甲盖都做得那么细致,表情还带着一丝警惕,好像随时准备拉弓射箭,守护这片土地。” 沙易则拿出速写本,找了个角落坐下,对着跪射俑认真地画起来,他说:“这种动态和细节太难得了,肌肉的线条、铠甲的质感、面部的表情,都充满了力量感,一定要画下来留作纪念。”

    张真元对展柜里的青铜剑特别感兴趣,那把剑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寒光闪闪,刃口锋利如新,仿佛刚铸造出来一般。“这剑居然没生锈,” 他惊讶地说,眼睛瞪得圆圆的,“比我家的不锈钢菜刀还亮,古人怎么做到的?难道有什么魔法?” 讲解员笑着说:“这可不是魔法,是因为秦代的青铜剑采用了铬盐氧化处理技术,在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氧化膜,能防止生锈,这种技术在近代 1937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