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誉的运作下,代替苏誉一直在处理西南政事的原静安县陈县令联合起西南大部分县城的文官,也对朝廷发了一份奏疏。
奏疏上也是同样的内容。
说当地百姓得知陛下的死因后群情激奋,都要求朝廷彻查陛下死因,严惩国贼。
西南的守军,先前基本都是镇远侯的手下。
后来镇远侯被苏誉设计,被朝廷以造反的名义处置后,朝廷一直没有派来新的总兵。
这些守军后来都被苏誉收编,虽没有他们东南的兵这样忠诚好用,但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思想改造,也算是半个自己人了。
陈县令编了一支千人的队伍,加入到大军中,代表他们西南对苏誉起兵进京捉拿国贼的支持。
对此,王师爷有些踌躇。
“姐夫,我们这样,与造反何异?”
“届时若是失败,我们全家都要人头落地。”
陈县令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师爷。
“失败?”
“就算不失败,你以为我们的人头就还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你忘了我们曾经做过的事情了?”
在苏誉来之前,他们两个为了赈灾,联手刚刚杀了静安县的县丞和主簿。
杀害了朝廷命官,他们早就该被全家抄斩了。
若不是苏誉帮忙,他们如今能活成现在这样?
王师爷想起这事,自己眼神也变得坚毅起来。
“姐夫,我们把姐姐和其他人都送到永绥去吧。”
“这样我们就能专心帮着府君做事了。”
永绥那边虽然被东南收编了,但朝廷并没有能染指到那个地方。
就算他们万一失败,自家起码还留了一些后代。
然而陈县令却直接拒绝了。
“不送。”
“若是失败,我们全家断没有人独活的道理。”
“你既抱着这样的想法,那你便从现在开始期望府君能顺利进京吧。”
王师爷张了张嘴,也没能再说什么。
镇远侯当初带兵进京告状,结果才走出西南就被朝廷的人抓获。
最终被满门抄斩。
如今他们做的事情,比镇远侯还要过分。
王师爷并不怕死。
他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再过分,最终不也就是一死?
当初杀县丞和主簿的时候,他和姐夫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只是有些担心他的姐姐和外甥女。
姐夫不答应,王师爷决定悄悄安排人把姐姐他们送走。
反正她们女流之辈也做不了什么。
而且她们不在,他和自己姐夫就更能为专心为府君效力了。
王师爷打算好后,顿时觉得浑身轻松。
然而一抬眼,就看到自家姐夫那目光犹如看透一切一般,正盯着自己。
陈县令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莫要做多余的事情。”
“既然打定主意要做这些,就别想那些。”
王师爷讪讪一笑。
西南这边选出了人马跟着苏誉进京,然而出了西南,到河中地区,就会遇到当地的抵抗。
到时候肯定要打一场硬仗。
苏誉带着大军从东南出发,大军行进速度非常慢。
顾长乐刚有身孕不久,不适合随军去打仗,所以她留在了王府坐镇后方。
等到身子稳定一点,到时候再看看。
苏誉也不是第一次离家了,对此夫妻二人都觉得还好。
到了西南后,苏誉召见西南的大小官员,和当时他留在这里的守将。
同时,也是等待粮草先运输过去。
为了这件事,苏誉已经苟起来发展了好几年。
他如今钱粮充足,武器火力强劲,要行进到京城是不可能有任何对手的。
西南有大渡口,一串串的粮食和士兵被运上,往河中地区集结。
等到差不多了,苏誉才带人准备上船,准备把靠西南最近的河中地区给占下。
从河中能往北部和东边辐射,同时离他要平定的苏北平原的盐民叛乱地区能更进一步。
陈县令带着大小官员来送别苏誉,看着苏誉往船上装的各种东西,心中暗自咂舌。
他没想到,苏誉居然准备到了如此地步。
虽然知道苏誉头脑聪明,不可能会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做这种事情。
但真的亲眼所见时,他觉得自己还是格局太小了。
听军队里的人说,苏誉如今手中握着的武器,可以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直接把一座城夷为平地。
只要苏誉不计较对方伤亡,那么朝廷那边将毫无还手之力!
陈县令说:“愿府君此去顺利捉拿国贼,还我大周一片清明河山!”
苏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