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706章 不是,你来真的啊?

第706章 不是,你来真的啊?(1/2)

    葛时的文章,借鉴了不少苏誉以前的内容。

    说是赞,那便是大赞特赞,赞出花来那种。

    在值庐看完这篇文章后,罗镜文咬了咬牙。

    良久,才憋出两个字。

    “无耻!”

    他从来没见过这么无耻的人!

    它淮南王府那两个人,敢摸着自己良心,对天发誓说自己准备的东西是给苏北平原用的?

    罗镜文就是用脚趾头想,都觉得不可能!

    朝廷还欠了东南一堆军饷,东南不从朝廷这里掏钱就算了,居然还想着反哺朝廷?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但这文章写得情真意切。

    以一个东南读书人的所见所闻,详细写了淮南王府的良苦用心。

    先是淮南王抄了几个胡族的老巢,得了一些钱财。

    钱财不多,安贞律例,本该是分给底下的将士们,用以奖励底下的人奋勇杀敌的。

    可是心系大周百姓的东南将士们,却坚决不要这次钱。

    要把这笔钱送回大周去,充入国库。

    又写淮南王府的府君大人加上那次收缴上来的钱财,又用了多少心思,筹集了另一批银子。

    这加起来,又获取到足够的物资信息后,才抓住机会采购到了这么多的大蒜。

    本来就是要直接送到苏北平原去,救治当地百姓的。

    正好朝廷下旨,要收缴这批物资。

    于是他们便欣然上交,让朝廷代为送过去。

    而且这文章里还对苏誉先前治理瘟疫时用的这种药,大赞特赞。

    又说明,苏誉早已经把药方交给了朝廷。

    所以他们东南知道朝廷没有第一时间去采购相对应的物资后,才会想着自己动手。

    总而言之。

    在这篇文章里。

    对东南的人和物极尽赞美之情,加上又有朝廷政策的对比,朝廷就变成了因为延误救治而强夺他人功劳的小人。

    罗镜文又骂了一句:“什么东西!”

    “这葛时疯了不成?”

    “写出这种东西来,他自己不害臊?”

    罗镜文看着,怎么都像东南是什么清纯小白莲,而他们朝廷变成了夺人成果的黑心老妖。

    他都看出这样的味道来了,那些坊间的读书人和百姓们,岂不是更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明明是朝廷舍下脸面,为了百姓才做的这些事。

    现在估计在天下百姓和读书人的眼中,朝廷做的事情和恶霸强取豪夺差不多了!

    罗镜文真是服了。

    京城的三味书屋已经人去楼空,可他们还是控制不了这些文章的流通。

    只要京城的城门还打开一日,这些文章就会流进来。

    不流进来那更完。

    不流进京城,却在大周其他地方疯狂流通,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这不是掩耳盗铃?

    罗镜文无语地把这文章揉成一团,扔到一旁的废纸篓。

    这篇文章既然已经在极短的时间内传到了京城,那说明整个大周估计都传开来了。

    一整个下午,通政司那边收了一堆学生们上的奏疏。

    内容全是为了这次东南为灾区百姓无私奉献的赞美与请赏。

    等到第二天上朝时,文华殿的诸位都被这阵仗吓了一跳。

    “这么多……”

    内容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石有为脸色古怪地说:“这些奏疏,说得倒是挺对的。”

    “咱们朝廷拿了东南现成的东西,确实得有点表示。”

    这点表示,自然不是先前他们想的,东南闹一闹就给一点的那种定金补偿。

    而应该是更实在,更让天下人信服的东西。

    石有为倒是无所谓。

    反正要钱赏赐他两手一摊就是没有,但除了钱,朝廷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赏赐。

    东南那边得赏赐,打的是王党的脸。

    他乐见其成。

    马英伟也点头,赞同说:“百姓们不知道便罢了。”

    “如今人尽皆知,朝廷确实得妥善处理。”

    “如今苏北平原灾情未起,朝廷需要在百姓们心中立下更高的形象,才有利于后续的救灾。”

    这两个人,都是胳膊肘往外拐的。

    罗镜文看了一眼沈华粱。

    他决定自己今天不给意见了。

    因为他发现,最近自己一直在把事情搞砸。

    所以他得停一下,让别人去冲一冲才是。

    沈华粱也是他老师钦定的人,而且他老师还有意把幺女嫁到沈家,与沈家结秦晋之好。

    这是可靠的盟友,所以他决定这次让沈华粱来处理。

    结果这个沈华粱,居然还赞同了这些人的话。

    “二位大人所言有理。”

    “论功行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