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全职影帝 > 第44章 两大喜讯!

第44章 两大喜讯!(2/4)

电影节的惯例,最后得奖的,往往就是这种仅次于大热门的热门电影。

    热门必死,但次热门会笑到最后。

    第二天,陈愈和刘一菲准时出现在了电影宫。

    《节选修订》讲述了美国陆军的一个小分队,借着自己的强势地位,迫害一名无辜伊拉克女孩及她家人的故事,很有政治和讽刺意味。

    但陈愈感觉,这样的电影其实更适合政治元素浓重的柏林,而不是艺术先锋的威尼斯。

    电影质量很好,确实对很多影片都有威胁。

    片尾字幕此时出现在众人面前,接下来便可揭晓答案。

    人群熙熙攘攘的离开,大家都在电影宫外踌躇不前。

    分明就是在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正午时分,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场刊评分全部出炉,所有的排名皆已经出现在众人面前。

    《少年的你》,依旧以绝对的领先,排在了第一位。

    4.78的高分,击败所有的作品遥遥领先,第二名的《我在伊朗长大》则是获得4.12的评分。

    至此。

    众人已经对这次的结果有所了解。

    毕竟得分摆在这,夺奖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不仅如此,这一次的影帝影后呼声最高的同样也是眼前的两位。

    其余人纷纷上前道喜,《少年的你》分数可以说是断层第一。

    自威尼斯电影节建立到至今,4.78分以上的电影,还是不多的。

    “看来要提前恭喜你小子,评分这么高,获奖的概率一定很大。”

    姜汶说着奉承的话,却也清楚大热必死。

    面对着眼前人的夸赞陈愈摆了摆手,脸上丝毫没有任何的表情,仿佛置身事外。

    对于这件事情无动于衷。

    “威尼斯的电影以往都是呼声高,却无法拿得大奖。”

    “有的甚至是颗粒无收。”

    陈愈并不是危言耸听,越是高热度、高话题性的商业片或大众向作品,有时确实难以斩获最高奖项。

    一些文艺性或者是政治尖锐性的影片,反而更容易得到评委的青睐。

    准确来说,原因不过就是众口难调。

    威尼斯从建立至今,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它的核心使命自始至终都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而非迎合市场。

    这也导致越是符合大众口味或是流行度的电影,越是无法得到评委的认可。

    陈愈的话使得在场的几人面面相觑,这个思想可谓是贯彻到极致。

    在他们当时知晓场刊评分之时,便已经被告知了这个原由。

    众人默不作声。

    不过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少年的你》确实是要比其他的作品,更容易获奖。

    毕竟这部电影确实是发人深醒,对于社会批判性同样不在话下。

    尤其是对人性的复杂剖析,更能引起共鸣。

    相反。

    陈愈倒是对《太阳照常升起》抱有希望,毕竟电影节评审团更需要“有深度”的作品。

    即便他们极有可能看不懂这部作品,却恰恰符合了威尼斯对“危险美学”的偏爱。

    “谦虚。”

    “我就等着你小子的好消息了,为国争光。”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尘埃落定,现在分数都已经出来,接下来便是最后一天的闭幕式。

    如若在这个时间没有得到威尼斯主办方的电话,那么基本上就是没有机会。

    相比较前几天来说,今天夜里算作是最后的狂欢,大家都在等待。

    一些确定无缘奖项的导演和演员已经率先离开,毕竟留在这也是无用。

    或许是已经接近最终的结果,陈愈反而要比前几天的睡眠要好得多,再次清醒之时也被床边人的美貌暴击。

    “你终于醒了。”

    面对着眼前人的娇嗔,陈愈不免哭笑不得。

    “看了我多久了?怎么不叫醒我?”

    大抵是这几天忙忙碌碌,以至于陈愈睡的格外的沉。

    “今天是不是最后期限了?”

    陈愈自然是明白刘一菲心中焦虑的问题。

    “现在不过才九点,他们即便是打电话也不会这么早。”

    只不过这句话分明没有安慰到刘一菲。

    “肯定是你这几天总说大热必死,我现在总感觉要跟大奖无缘。”

    “……”

    眼看着刘一菲的小脸皱在了一起,明显是对这件事情存在着焦虑。

    “就算是这次没得奖的话,我们接下来还有其他的机会。”

    叮铃铃——

    陈愈的话刚刚出口,电话铃声却也在此时响起,等他看过去之时,这才注意到是马克·穆勒的电话。

    “快接!”

    刘一菲的目光中带着些许的欣喜,都差直接从床上蹦起来。

    这样的时间,老马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