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见熊猫园里也有两个人正在给它们喂竹子吃么。
外面的人各忙各的,房子一楼客厅里面,三十多位宾客济济一堂。
幸亏这个客厅有上百平米的面积,沙发那里一堆、茶台那里一堆,电视机前再一堆,竟然也不显得拥挤。
不一会儿,陈凡穿着姜丽丽亲手做的新衣服走下楼来,周亚丽立刻起身迎了上去,“老弟,把这个戴上。”
陈凡一看,眼睛都直了,“大红花?不要吧!”
“要的要的,大红花都不戴,谁知道你是新郎倌?”
赵婉茹将儿子丢给两个女生照看着,亲自过来给陈凡把大红花戴好,随即后退两步,满意地点点头,“好看,果真是一表人才。”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唯有周亚丽咬着牙,死劲地憋笑。
陈凡瞟了她一眼,懒得理她,转身看着周正东,“什么时候出发?”
周正东立刻掏出记事本,一本正经地说道,“今天的安排是这样子的,早上7点58分,燃放鞭炮,准时发车,走陆路经县城到地委。
这一路上杨书记都打点好了,一切顺利的话,差不多十点钟的样子,可以抵达女方家里。
然后姜家那边安排了一顿送亲宴,连仪式、讲话、吃饭在内,预计是45分钟到50分钟。送亲宴结束以后,咱们就立即出发,走水路回。到时候其他人带着嫁妆上卢湾2号,你带着新娘子和送亲的人坐快艇走前面。”
他放下记事本,说道,“以你快艇的速度,一个小时内绝对可以赶回来,不会误了吉时。”
云湖结婚的规矩,是接亲的时候不走来时路,所以只能这么绕。然后又要求在中午前将新娘子接进门,只能一前一后赶路。
还好都是一条路,只是速度有别,不会产生“分路”的歧义。
陈凡双掌摩挲,感叹地说道,“去的时候开车走陆路,还要过河过江,回来的时候又要换船走水路,折不折腾啊?
要我说,这么远的距离,就别搞什么接亲了,直接分两边办,弄个仪式讲讲话、吃吃饭就挺好。”
他说完刚一抬头,就见周正东睁大眼睛瞪他,“知道什么叫明媒正娶?什么叫八抬大轿娶进门?你连迎亲都不迎,算什么结婚?”
陈凡没吱声,只是瞟了一眼周亚丽。
大小姐果然没让他失望,只见小姑娘好奇地问道,“可是我听兰姨说,当年你和妈咪就是在教堂办的婚礼,也没迎亲啊。”
周正东两眼一翻,“我和你妈那是西式婚礼,现在是在中国,当然得用中式婚礼才显得隆重。”
赵婉茹就笑笑,不说话。
她要一直在美国,那西式婚礼办了也就办了。
可是等这次小凡结婚,她才知道,原来结婚还有那么多的礼节、仪式?
当时就感觉亏了三生三世。
甚至有种再嫁的冲动!
周亚丽可不知道老妈产生了危险的想法,她噘噘嘴,对着陈凡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然后开心地站在一旁看热闹。
陈凡没空理她,抬手看看手表,现在是7点40,时间还很充裕,便转身看向杨书记,问道,“没有请大家到家里来吃饭,会不会有人有怨言的?”
杨书记当即说道,“你这说的什么话,整个卢家湾四五千人,你能都请来坐席?”
张队长也笑着说道,“现在这样就挺好,让各个小队自己办,所有材料都算在你的头上,当然算是你请大家吃饭。他们也乐得省了奔波,在家门口和熟人一起吃席,还更放松。”
肖烈文和叶树宝没有多说,但也齐齐点头,表示同意。
陈凡笑着点点头,“那就好。”
请全村人吃饭,其实花不了多少钱,现在卢家湾有900多户、4000多人,这年头的规矩是小孩儿不上桌,这就去了一部分,剩下的总共摆个400桌,肯定是够够的了。
由于是村里自己办席,别的费用可以全部刨除,只有一点买菜钱要算。
可这里是什么地方?
方圆千里不敢说,但以两百公里为半径,几乎不太可能有比卢家湾更富的村子。不需要到外面去买,各种鸡鸭鱼肉、蔬菜粮食,就属这里最多。
连酒都是杨梅一年到头辛勤努力自己酿的。
只收个成本价,一桌酒席最多就是5、6块钱。
在大白菜一分钱一斤、猪肉7毛钱一斤、鸡蛋5毛、小鱼3毛大鱼5毛、鸡鹅1块、鸭子4毛的时代,真的不能再多了!
400桌加起来也才2400,再算上喜烟,都到不了3000块,连他在卢家湾分红的零头都没用完。
随后又跟客人们打过招呼,等时间差不多,陈凡便起身准备出发。
胸口戴着大红花,以陈老师·医生·兽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