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穿在1977 > 第826章 干不下去了

第826章 干不下去了(2/4)

过的?”

    叶语风白了她一眼,“你倒是说过,可我也要敢用啊。哪有老板没办公室,打工人用顶级办公室的?”

    周亚丽甩甩手,“哎,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放心搬过来就行,真不用给他留。”

    叶语风看看她,再看看陈凡,眼里带着几分兴奋,“真不用?”

    陈凡走到周亚丽身旁,笑道,“我只是顾问而已,你给我用这种办公室,是个人都知道有问题。

    就算万一我有正事,也可以用亚丽的办公室,你作为公司总经理、实际管理人,平时经常要与工业园管委会、还有政府的领导打交道,有个好门面很重要。”

    见两人都不像是客套,叶语风嘴角比AK还难压,当即一拍巴掌,咧嘴笑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咯!”

    至于其他三人,看着也只是羡慕,并没有其他想法。

    方小莹是行政总监,刘亚东是财务总监,马立远是生产总监,他们都有各自的团队和管理范围,需要与团队在一起工作。

    尤其是马立远,要经常去厂房那里办公,给他们安排独立的大办公室都不合适,自然只能羡慕地看着。

    对了,虽然周亚丽跟陈凡说的是邀请了他们四个人过来,但是作为高级人才,怎么会没有几个相熟的助手呢?

    所以他们每个人都带了两三个熟悉的下属过来。

    他们以前是周家企业的中层管理,带来的自然是原来公司的基层管理者,要不是周家人才储备基础比较厚,差点就影响到公司运转。

    所以说,挖资源这种事,不能一下子下手太狠,得慢慢来才行。

    ……

    参观了一圈,几人回到周亚丽的办公室坐下。

    方小莹这时才通过办公桌上的内部电话,叫了一个文员上来泡茶,顺便做会议记录。

    叶语风则坐在沙发上,跟周亚丽和陈凡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我们的园区是整个蛇口开发区里面最先建好的园区,除了我们之外,目前只有少数几栋工业楼和宿舍楼竣工。

    不过他们为了节省资金,采用的是香港设计师设计的方案,楼层不高、也比较狭小,只能说勉强能用,跟我们园区的建筑完全不能比。

    所以在园区管委会邀请客户过来参观的时候,都认为我们的公司更有实力,如果他们是客户的话,那么我们公司就会有天然的优势。”

    说到这里,她转头好奇地看着陈凡,问道,“陈顾问,这也是您提前预料到的吗?”

    陈凡耸耸肩,笑道,“我都没见过香港的建筑,哪能预料到这种事。”

    顿了一下,又说道,“我只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设想而已,机械运行会产生热量,楼层当然应该设计得更高一些,这样才有利于热量散发。宿舍和办公楼也是如此。”

    叶语风眉头轻挑,笑道,“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您要是去了美国,也能白手起家,至少能拥有一间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陈凡微微一笑,“承蒙夸奖。”

    旁边方小莹小声叮嘱文员,“这一段不用记。凡是与陈顾问有关的都不用记。”

    文员点头表示明白,赶紧将记了一半的内容划掉。

    叶语风继续汇报公司的情况,“从一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慢慢进驻生产线,今天是1980年1月3日,最晚在这个月底,所有生产线都能全部完成安装,再经过半个月左右的调试期,就能正式投入生产。”

    在工作的时候,周亚丽也收起了懒洋洋的性子,变得端庄起来,她等叶语风说完,立刻问道,“那工人呢?一方面,工人的招募能不能及时完成,另一方面,培训工作能不能及时完成?”

    叶语风立刻说道,“工人招募正在进行,这方面是按照最初谈好的协议,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我找袁总了解过相关情况,目前的执行单位是韶关和清远的劳动局,他们正在当地招募工人,而且是以女工为主。

    另外湖南方面也在协助,在邵阳、衡阳等地招工。”

    她看了看周亚丽和陈凡,解释道,“在此之前,深圳只有少量的制造工厂,合资企业更是只有罗湖手袋厂一家,工人全部都是从本地招募。

    但目前深圳的人口数量有限,我们第一批就需要最少1500名工人、用于服装、鞋包、电子、电器多个行业,单单依靠本地人,完全招募不到合格的人手。

    而且在我们之后,可能立刻会有十家以上的企业入驻,虽然他们的用工量不大,但加起来也不少,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外地招募。

    省里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用工需求下达给几个地方的劳动局,由他们来完成任务。

    如果不出意外,最快在本月底,就有第一批大约600多人的工人到位,最晚在春节过后、初十之前,所有1500人将全部到齐。”

    顿了两秒,她又补充了一句,“如有差额,也是由政府负责补齐。”

    周亚丽听着轻轻点头,等她说完,又立刻说道,“除了员工的招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