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李爱国被通知领取福利品,看到比以往多一倍,也知道是邢段长的意思,没有多说什么就收下了。
陈雪茹现在肚子越来越大了,也该多补充点营养了。
上午,李爱国跟勘探部门的几个教授见了面,讨论了寻矿列车的设计问题。
由于辐射探测仪器在接受辐射信号时,容易受到车厢的影响,需要安装在露天的位置上。
同时勘探员还需要值守,这就需要重新设计一个车厢。
“你们看,这样可以吗?”李爱国在一个平板车皮上设计了一间小屋子,前方是个平台,可以放置辐射探测仪器。
“挺巧妙的。”几个教授点头,又提出了新问题:“目前咱们的辐射仪器功率太小了,要是能加大点功率,辐射范围就更广了。”
“可以加装天线,棒状天线可以扩大接收范围。”李爱国本来想搞大型天线阵列,但是考虑到目前的技术不成熟,只能暂且放下,等有机会再改进。
其实这种天线跟雷达天线很相似,可以借着这次机会,先存储一些技术,等以后造战斗机雷达的时候,可以派上用途。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几个教授看看重新设计的方案,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了,便在上面签上了名字。
几个教授离开后,李爱国进到工作室里。
“来活了,宗先锋,你先把这个天线造出来。”李爱国拿出一张图纸递给了宗先锋,现在宗先锋算得上是工作室内的技术担当了。
“好的,爱国,这是接收天线吧?”
“嗯,记得保密。”
“是。”
工作室现在材料很齐全,还有设备,就算是遇到急需的,只要打个申请,也能从外面调来。
寻矿列车的车体制造工作交给了长辛店机车厂。
让李爱国没有想到的是陈行乙现在竟然出现在了技术员的行列中。
由于人很多,李爱国也没有细问,只是把图纸交给了陈总工,请长辛店机车厂按照图纸把特制车厢做出来。
车厢内还设计了上下铺,可以让勘探队员们休息。
会议结束后,陈行乙找到了李爱国,笑着说道:“妹夫,我听说要来重要任务了,没想到是你们前门机务段的。”
李爱国给陈行乙递了根烟问道:“你不是机修工吗,怎么变成技术员了?”
“厂里面的发展很快,技术人员不够用了,领导见我表现比较好,让我参加了培训班,随后调到技术科工作,现在还没定级呢。”陈行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陈行乙本是四级机修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不比这没定级的技术员差,不过两者的前途不可同日而语。
这年代基层工人出身的技术员也不少,有些还成为了高级工程师。
他们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是依靠在基层工作的经验,鼓捣出不少好东西。
“这是好事儿,晚上到裁缝铺那边聚聚。”李爱国想到有阵子没去陈方轩那边了,便主动提议道。
“行,我中午回去跟爹说一声。”
这边闲聊着,技术科的同事喊陈行乙开会,他急匆匆的离开了。
李爱国则开着大越野回到了前门机务段里,忙碌了一天。
下午下班后,回了家,拎上两瓶老汾酒,带上陈雪茹去了裁缝铺。
陈家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来庆祝陈行乙成为技术员。
“现在还没转正呢,搞不好还得回去当机修工。”陈行乙有些尴尬。
“放心吧,只要你努力,肯定没问题。”陈雪茹给了鼓励。
大嫂则有些眼馋,随后就将陈行甲埋怨了一顿。
陈行甲现在也在木材厂实验室工作,虽也算得上体面工作了,却却迟迟没有啥作为,更别说转正了。
“你看看二弟,这才进到机车厂多久,就进步了,早知道你当初也去机车厂了。”
“我一个摆弄木头的,哪懂得那些机器”
“不懂不会学吗?”
最后还是陈方轩喊陈行甲倒了一圈酒,才堵住了大嫂的嘴。
一场家宴在罗里吧嗦中结束,虽算不上美好,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李爱国带着陈雪茹和两个孩子晃晃悠悠的回了四合院。
刚进门,就看到贾东旭和秦淮茹两人扛着大包小包往外面走去,身后还跟着棒梗和小当。
秦淮茹也看到了李爱国,目光立马挪开,从他身旁走过。
两人都离开四合院,这是出什么事了?
李爱国刚刚进了家门了,许大茂就出现了,开口低声说道:“贾张氏打算结婚了,你知道吧?”
“怎么回事?”李爱国把门打开,叮嘱两个孩子赶紧做作业,然后问道。
许大茂开口道:“具体也不清楚,只知道贾张氏准备嫁给公社里的一个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