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的还有官员搬过来一箱东西放在这里。
“王爷,物资正在清点,这里放着的都是贵重物品,粮食等物资放在他处。”
薛仁贵开口介绍。
“这些都是从各路叛军搜刮上来的么?”
看着堆积如山的各种宝物,李慎两眼冒光,流着口水。
“是的王爷,这里大大小小叛军几十个。”薛仁贵点头。
“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啊,一定要给本王拉回去。”
李慎上前随手捡起一条黄金项链,仔细看了看,感慨道。
只有放在他那里,才能够安全。
李慎初步的查看了一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瓷器,绢帛,丝绸,饰品也就这些东西。
渐渐地李慎也失去了兴趣。又查看了一下放粮食的地方,就草草了事。
两日后,
李慎的大军班师回城,徭役们负责运送李慎的战利品,还有将士们的遗体。
李慎下令挖了一个大坑,将叛军的尸体集体掩埋,虽然这里地处偏僻,不担心发生瘟疫,
可逝者为大,李慎也不忍心让他们暴尸荒野。
这个时候徭役的作用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挖坑,搬运尸体等等都是他们的活。
李慎还没回到西州,大捷的消息就早已传了回来。
纪王亲自率兵,直达叛军老曹,斩敌数万,俘虏数万,一举剿灭了为祸多年的叛军。
消息振奋人心,百姓欢呼雀跃。
当李慎的大军回到西州城的时候,西州城老老少少夹道迎接。
享受着这份荣誉和赞美,李慎心情更加激荡,骑在马上,对着人群不住的挥手。
“下官裴子瑜多谢纪王殿下为我西州百姓除此大患,保我西州百姓安宁。”
裴子瑜前来迎接,对着李慎深施一礼。
紧接着道路两旁的百姓跟着裴子瑜一样,一同给李慎行礼:
“多谢纪王殿下。”
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西州城上空。
“诸位百姓不必如此,陛下派本王来西州,为的就是要保你们一方平安。
铲除叛乱也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你们要相信朝廷,相信陛下,会让你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坐在马上,李慎环顾四周朗声道。
就这样在人群的簇拥下,李慎好不容易回到了纪王府的办事处。
刚一落座,就听到裴子瑜恭维的声音:
“恭喜纪王殿下凯旋而归,王爷一路辛苦。”
这一次这么大的功劳,他没有捞到,让裴子瑜很是遗憾。
他都恨不得变成典军一起去上战场了。
“哈哈哈,裴长史客气了,这本就是本王的分内之事,何来辛苦一说。
剿灭叛军,保一方安宁,本王责无旁贷。”
李慎哈哈大笑起来。
“启禀王爷,在王爷出征后没多久,有驿使送来了一封信,说是陛下的信。”
裴子瑜好像是突然想起来一样,向李慎禀报道。
“驿使呢?”听到有信,李慎立刻问道。
“还在驿站,他说要亲自将信交给纪王殿下。”裴子瑜连忙答道。
“去将他召来。”李慎命令一下,不多时,就有一位驿使被带了过来。
“下官参见纪王殿下。”
“免礼,信呢?”李慎一摆手,直接问道。
驿使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呈上。
信封入手,李慎感觉有些厚重,跟以往的不太一样。
等他打开的时候才看清楚,里面是两个信封,这让李慎有些好奇。
他老爹这又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刚刚他已经检查过了,封漆完好,没有被人动手脚,那这里面为什么有两封信呢。
李慎抽出两个信封仔细查看才了然,其中一个应该是他老爹给他写的,另一封是他老妈给她写的。
看着上面写着慎,亲启三个字,李慎倍感亲切,好几个月没有看到自己的母亲了。
李慎犹豫了一下,选择了先看老爹的信,李慎有个习惯,他喜欢先苦后甜。
把美好的事物放在最后。
他完全可以猜到,老爹的信一定是给她添堵的,他不想在喜悦的时候被人打扰心情。
果然打开他老爹的信第一句话就是混账逆子,开篇前三列都是训斥他的话语。
“切,身为皇帝,这词汇量也太少了,翻来覆去就是这么几句,一点都没有新意。”
李慎一撇嘴点评了一句,略过训斥他的话,开始看正文。
正文就简单多了,怒斥他不应该贪赃枉法,贪污受贿,辱没了皇家的颜面,
这件事有多么严重,多么棘手,弄不好就要抄家流放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