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头猪,这么养也能起飞。
“可是我们都老了!”安期生叹息说道。
自从小真武出生之后,言晏、少司命等人都开始被岁月铭刻,头上也开始出现了青丝。
“风景都看透了,该死也就死吧!”言晏无所谓的说道。
长生久视并不是他的追寻。
至少他把他该做的都做了,该看得风景看了,该改变的也改变了,剩下的他也无能为力了。
安期生点了点头,这十年,他也开始逐渐放权给年轻一代,让新人逐渐成长起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或许,再过些年,他们确实可以退居幕后,坐吃等死了。
又十年,安期生、李仁、骆兵、典庆、公孙怒等并州老人都选择了退隐,蒙恬、曹参等后期之秀顺位接替,成了并州新的三公九卿。
“终究是没能活过他啊!”
蕲年宫中,苍老的嬴政在扶苏的搀扶下走到了大殿之外,目光远眺北方。
“叔父终究是武学宗师,寿命绵长。”扶苏低声说着。
“通古、瑶卿……”嬴政转头看向了李斯和李瑶二人。
“陛下!”李斯和李瑶急忙上前,也有了不详的预感,双目通红。
“扶苏还年轻,你们要多担待,秦国就交给你们了!”嬴政抓着李斯和李瑶的手,又将扶苏的手放在其上。
“通古虽然说过要死在朕之前,甚至为朕陪葬,但是朕不是穆公,做不出让功臣殉葬之事。”
“扶苏,你也要记住,将来无论你是要重整朝堂也好,还是要清除异己也罢,对于这些陪秦国走过最艰难时刻的大臣,始终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给他们一个功成身退、安享晚年的结局。”
“莫让‘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享太平’之事发生在秦国身上,若是你不知道怎么做,就看看并州是怎么做的!”
嬴政的话很缓慢,也很密,像是在交代自己的后事。
“朕本想等到朕崩殂之后,再由扶苏继任,但是朕想去并州看看,所以……击鼓,传召百官!”嬴政下令。
登闻鼓响,秦国文武百官纷纷从各自属衙赶往了蕲年宫。
只是这一次他们并没能进入蕲年宫,而是停在了蕲年宫下的广场上。
“即日起,朕传位与太子扶苏!”等到满朝文武都赶到站位之后,嬴政才牵着扶苏的手从大殿中走到了大殿外,对着满朝文武宣布了退位和传位之事。
秦国百官都震动哗然,虽然早有预料,知道扶苏会是唯一继承人,但是却没想到会这么早继位,哪怕近些年嬴政已经让扶苏监国,自己很少在管理朝政。
可是君王还活着就退位的却还是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去吧,朕亲自为你加冕称帝!”嬴政松开了扶苏的手。
扶苏躬身行礼,在侍从的带领下,来到了蕲年宫偏殿,也才发现嬴政并不是一时兴起,临时决定,而是早就准备好了衮服。
“陛下早就准备好了!”李斯和李瑶一左一右亲自给扶苏换上了帝王衮服。
“父皇为何要去并州?”扶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去给太子和秦国求一道最后的命符!”李斯和李瑶叹了口气。
嬴政为秦国考虑了一切,甚至在濒死之时入并州,只为让言晏在扶苏乱来之时出面纠正。
虽然可能用不上,但是却不能没有。
一旦嬴政薨卒,扶苏将是这个世界权利最大的帝王,除了言晏,没人能在约束得了他。
这也是嬴政为什么要提前退位的原因,他想知道扶苏掌控了如此庞大的帝国之后,是否还能保持本心。
退位大典和继位仪式同时举行,没有通知四方,但是却也依旧隆重,让扶苏得继大统,在嬴政的主持下,接受了百官朝拜,宣布着秦国正式进入二世时代。
而后,嬴政就在护卫的护送下离开了咸阳,前往了并州。
“我以为你会先来王宫见我呢!”言晏看着只带着几个护卫就敢来北掖王城的嬴政笑着说道。
“你得陵寝没朕的豪华!”嬴政笑着看着并州打造的帝陵。
“你这该死的胜负欲啊,争了一辈子,你还是不愿意服输?”言晏笑着摇头。
“朕在想,当年若是朕在先生刚出山的时候就邀请先生,会不会不一样呢?”嬴政望着言晏问道。
“或许吧!”言晏点头。
若是他刚出师的时候,嬴政就来到他面前邀请他,恐怕他也很难拒绝,或者说整个华夏没几个男子能拒绝嬴政的邀请吧。
“可惜没有如果,我们不过都是被时代推着向前走的人!”
嬴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也是笑着说道。
“被时代推着向前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将整个时代扛在肩上,为这个时代打上自己烙印的人却少之又少。”言晏笑着说道。
嬴政看着言晏,相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