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甚至没有一日三餐,只需要两餐就足够了。
淮水重开,福泽数代,经年之后,谁还记得曾经那个各自为政,王室、地主双重剥削的楚国呢?
“让百姓吃饱穿暖比什么都重要!”
扶苏低声说着,这不是他说的,而是曾经言晏说过的。
以前他还觉得治理天下哪有那么容易,现在他发现,其实好像也没那么难。
没有了战争,只要他们不乱来,朝堂官府不搞那么多的事情,让百姓安居乐业,给他们一个靠着双手就能吃饱穿暖的日子,谁会闲着没事去推翻他们呢?
随着扶苏的命令下达,太子幕府也开始召集了少府工匠,重新厘定淮水,对淮水的疏通和建设做出了设计,征伐两岸百姓治理淮水。
“扶苏的动作有些大啊!”消息传回咸阳,嬴政有些惊讶。
他想过扶苏治理楚地的很多手段,最正常的就是以强大的大秦精锐镇压一切反叛和民怨。
却没想到扶苏居然是选择了重开淮水,将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淮水之上。
淮水的开拓发掘,几乎征召了整个楚地近半数百姓,全都聚集在淮水两岸,成天干活,累的半死,谁还有心思去反抗,有时间去反叛?
“太子似乎走上了黄老之路!”李斯也有些诧异。
黄老黄老,是黄帝和老子之路,有老子的无为,也有黄帝的重刑罚。
大方向上重视民生发展,休养生息;却又不乏血腥镇压之法。
李斯的变法还在考虑着尽量将所有人团结到一起,不让那些人出来阻挠变法的推行。
扶苏完全是不一样,他不在乎有人出来阻挠,但凡敢站出来阻挠的,全都被太子亲卫挂在了淮水两岸,死的人多了,就没人敢站出来。
“比安期生还狠!”嬴政嘴角带着微笑。
以前他还觉得扶苏的性格有些软弱,虽然也带兵,但是那都是掩饰。
直到这一次,嬴政是真的放心了。
一个帝国的皇帝,可以残暴、可以不英明,但是却不能软弱,身为帝王,一旦软弱,就会被人牵着鼻子!
这就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不过太子杀得有点多了,楚虽三户,都快让太子杀到绝户了!”李斯还是有些担忧。
楚地的贵族都让扶苏给杀光了,谁来管理这偌大的楚地啊。
“他是算准了有朕在背后撑腰!”嬴政摇了摇头。
扶苏完全是把他都算计了进去,知道他杀得再多,咸阳也都能给他兜底。
杀没了又如何,向咸阳要人就好了。
至于咸阳能不能拿出那么多治理地方的能臣,根本不在扶苏的考虑范围。
谁让人家有个好爹呢?
太子就是他最好的身份,出了任何事,都有嬴政和整个嬴氏公室给他撑着。
他也不需要想李斯那样担心报复。
作为大秦的太子,大秦的继承人,没人敢报复他,也承担不起报复他的后果。
所以扶苏可以肆无忌惮地去做李斯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李斯也听懂了嬴政话里地意思,那就是不惜代价的支持,给扶苏擦屁股。
“这是要把扶苏宠上天啊!”李斯也是笑着打趣着嬴政。
嬴政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作为帝王,他是不可能像寻常父子一样给扶苏父亲的爱,但是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
“老臣亲自去一趟虞山吧!”李斯起身锤了锤自己的老腰。
既然要支持扶苏,那么就得给扶苏找一些撑得住场面的老人出来。
没有什么比的上虞山书院的言家人了。
言家代表着楚地的文坛,也是楚地文坛领袖,只要言家站出来支持扶苏,那么整个楚地谁都掀不起任何波澜了。
“有劳爱卿了!”嬴政起身相送。
儒家这些人的性子还是很刚的,就算是他亲自去请,言家也未必给他面子,甚至会认为嬴政是在以势压人,只会适得其反。
反倒是李斯更加适合。
毕竟李斯现在是儒家推出来的站台之人,哪怕李斯走了法家之路,只要李斯没亲口承认自己背叛儒家,叛出荀子一脉,那么儒家也会当做李斯是学贯百家。
毕竟有些事,挑明了对谁都不好,白白将自家英才送给法家?将好处送给法家?
儒家可没那么蠢。
因此,李斯去虞山,言家也会给李斯这个面子。
李斯去了虞山言家,密谈了许久,也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
只知道李斯走后,一直隐世不出的言家选择了出世,公开承认了秦国的地位,承认了扶苏对楚地的管理,甚至一下子派出了数十位言家嫡系子弟进入太子府邸出仕,帮助扶苏治理楚地。
“言家的风骨呢?”虞山书院后山,李牧和廉颇都是打趣的看着如今的言家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