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皇孙白手起家 > 番外37 赐酒

番外37 赐酒(1/2)

    李佑离世的消息,李昭一开始没想将其公开。

    他原打算低调处理,所以宫内宫外只有寥寥几人知晓。

    然而,不知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事情很快在洛阳城内传开。

    没过多久,关中一带的官员、豪强,也纷纷得知了此事。

    李佑毕竟是魏国最后一位帝王,身份特殊,朝廷总得有所表态。

    范硕代表紫薇阁,提议李佑上庙号为“魏哀宗”,但是没有给谥号。

    李昭思索一番,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就答应了。

    但没想到的是,此举却引来部分人的异议。

    短短数天之内,李昭就收到了十多封奏折,其中至少半数是来自关中地区。

    有人称,朝廷不给李佑加封谥号,实在有失妥当,全然彰显不出朝廷的风度。

    还有人进言,李佑在位时未曾有暴虐之举,朝廷应为其举办一场小规模的葬仪,以免招来后世非议。

    尽管上奏之人不算多,却仍让李昭感到了一丝不爽。

    在他看来,李佑区区一个亡国之君,死了便死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况且在李佑活着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闷不做声,如今却接连跳出来,莫非是背后有所图谋?

    李昭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心想倒也不算是什么坏事,是时候再清理一波了。

    恰在此时,宫人入殿禀报,黑冰台指挥使杜安与副指挥使吴瀚飞,已在殿外求见。

    来得正好,李昭正打算派人去唤他们。

    杜安似乎是嗅到了什么,眉宇间隐隐透着些许亢奋。

    刚一踏入殿内,他便略显急切道:“启禀陛下,臣得到密报,刑部右侍郎裴逸云,接连两日在府邸内喝的酩酊大醉,还时不时放声痛哭。”

    “此人府邸内有人故去了?”李昭疑惑道。

    杜安说道:“据臣推测,此人应该是在私下悼念李佑。”

    李昭厉声大喝道:“恶意污蔑朝中大臣,你可知是何等罪行?”

    裴逸云之所以能成为刑部右侍郎,除了他的出身、才学,以及裴氏一族的素来恭顺,另外还得益于褚子清的大力举荐。

    出于对褚子清的信任,李昭没有立即相信。

    杜安慌忙跪地,言辞恳切,“臣敢以性命担保,绝无半句虚言。”

    紧接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函。

    李昭接过后,缓缓将其打开。

    只见密函里,详细记录着:自从得知李佑死在了扬州,裴逸云便把自己关在了书房内,整天茶不思饭不想,形容憔悴。其间,更是数次哭得肝肠寸断,还屡屡大呼臣无能之类的话语。

    吴瀚飞拱手道:“禀陛下,裴逸云出身河东闻喜裴氏,族中世代有人在魏国为官;此人如此忤逆,倒也并不意外。”

    李昭似乎想到了什么,当即在面前桌案上翻找一番,却发现这里面并没有裴逸云的奏折。

    他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相比于其他人,像裴逸云这种平日里沉默寡言,身在大秦心在魏的臣子,尤其令李昭感到厌恶。

    他忽地一声轻笑,说道:“恐怕那天朕驾崩了,这厮都不会掉一滴眼泪吧?”

    杜安和吴瀚飞对视一眼,深深垂着头,没敢接话。

    ................

    傍晚时分,洛阳城北。

    一处宅邸内。

    下人们早已将饭菜整齐地摆放在桌上,裴逸云却迟迟没有出现。

    长子裴冉心中担忧,径直朝着书房走去。

    进入后,他瞧见父亲神色间透着几分惆怅,眼眶泛红,显然心情低落。

    裴冉自然知道原因是什么。

    他低声劝道:“父亲,魏国覆灭已有六年,且是被大秦所灭;你若还心怀旧国,一旦让陛下知晓,定然会心生不悦。”

    裴逸云闻言,发出一声苦笑。

    长子所言,他又何尝不懂。

    裴逸云今年刚满四十,遥想年少时,也曾豪情万丈,立志要振兴大魏,报效君王。

    昭武三年,当长安被秦军攻破的消息传来,那一晚,他几乎枯坐至天明,满心悲戚。

    但裴逸云身为世家子弟,肩负着家族的传承与兴衰,不可能贸然与大秦为敌。

    于是这些年来,他鲜少谈及魏国旧事,半数时间都扑在了公务上。

    只是,骤闻李佑的死讯,心底那根尘封已久的弦还是被轻轻拨动,难免泛起一阵隐痛。

    裴逸云轻叹道:“过些时日,你代我去一趟关中,祭祀一下先帝吧。”

    裴冉微微蹙眉,凝声说道:“父亲,祭祀一事非比寻常,何况是祭拜前朝君王;倘若事先未得朝廷许可,孩儿总觉得有些不妥。”

    “你尚无官职在身,行事低调些,无人会留意。”裴逸云略显不悦道。

    “是,父亲。”裴冉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