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1649章 瞄准未来的锚点

第1649章 瞄准未来的锚点(1/2)

    “电力?!”

    不仅向华平,就连刚才一直只是听着的栾文杰也失声喊了出来,脸上瞬间写满了惊愕。

    他们刚才还只当是路上关于宏观大势的闲聊或者探讨,最多带着几分学术探讨的性质。

    谁也没想到,常浩南竟突然提出了一条具体的思路。

    而且颠覆性和想象力都远超预料。

    向华平深吸一口气,最先从震惊中调整过来。

    他从常浩南的神态和语气重意识到,对方应该是认真的。

    因此迅速进入了严谨的工作状态。

    “电力……作为一众基础能源商品,还有现代工业社会的血液,确实部分符合锚定物的特性。”

    十几秒钟的闭目思索过后,向华平首先肯定了其价值。

    但随即话锋一转,预期变得凝重:“不过,也有两大关键问题,非常致命。”

    常浩南继续追问:“说说看呢?”

    “首先是流动性与接受度,电力不是石油,无法像液体一样用容器随意运输。”

    向华平抽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个油桶,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个高压电塔:

    “电力的输送高度依赖庞大、复杂、跨区域甚至跨国界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运营这样一张覆盖广阔区域的‘电力互联网’,其难度、成本和地缘政治障碍,远非铺设几条输油管道或开动几艘油轮可比。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全球性锚定物的流动性。”

    “再者,让全球各国尤其是那些习惯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国家,接受‘电力本位’作为新的货币基石,其认可度和信任度的建立,也会是一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

    话说到一半还没等常浩南有所反应,就首先被栾文杰打断:

    “可以分阶段推进,先不考虑一步到位覆盖全球。”

    显然后者只是表面上云淡风轻,其实内心里跟常浩南一样在关注这个问题。

    随后,他又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可以先聚焦于区域,比如我国周边,像是东南亚,加上中亚和西亚这一片,依托我们正在大力建设的区域电网互联互通工程,比如特高压跨境输电、统一的智能调度平台,输送问题未必就不能解决。”

    向华平点了点头:“不考虑跨洋的话,倒确实有一定可行性。”

    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未见轻松:

    “不过,第二个问题才是真正的命门。”

    “虽然我国发电总量已经位列世界第一,但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也才三分之一不到,再考虑我们14亿的人口基数,人均发电量甚至还低于美国,只跟澳大利亚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相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电力作为国力象征的代表性。”

    栾文杰一怔,随即露出苦笑。

    显然,刚才他也有点情绪化了,一时间忘了华夏还远没有拿到占据绝对优势的发电份额。

    但向华平的话却还没说完:

    “再有就是我们的能源结构,现在火电占比将近七成,意味着我们所生产电力的价值源头,也就是煤炭、天然气、石油……都高度依赖进口,我们并没有掌握这些一次能源的定价权和供应链主导权!”

    车厢内重新陷入沉默。

    尤其是栾文杰,低着头有些出神。

    向华平说的没错,电力在这种情况下,本质上还是化石能源的加工品。

    它的‘价值’根基,依然牢牢扎在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这个被美元牢牢捆绑的体系里。

    用化石能源发的电来锚定货币,无论如何比不上作为化石能源本身的石油更加权威,更别说后者还有作为化工原料的地位。

    退一万步讲,即便在小范围区域内推广开来,也等于还是在间接承认石油美元体系的权威,无法体现我们自身的绝对主导权和经济实力的独立性。

    这就像用别人的地基盖自己的房子,终究不稳。

    就在这略显沉重的寂静中,常浩南再次开口了:

    “现在确实还不行。”

    “但要是……我们能够抢先实现可控核聚变发电,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独享这项技术呢?”

    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蕴含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啊?!”

    栾文杰猛地转过头,眼睛瞪得溜圆,仿佛第一次认识常浩南。

    向华平更是身体一震,差点把手上的笔给丢出去,有那么一瞬间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过了差不多一分钟,前者才试探着确认道:

    “你刚才说的是……可控核聚变?!”

    “没错,可控核聚变。”常浩南肯定地点点头,“一旦成功,意味着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可以彻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

    “这……”栾文杰一时语塞,巨大的震撼让他大脑有些空白。

    他当然知道核聚变三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无上伟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