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罢。
无数记忆浮上心头。
昔日河泊所携武圣玄兵偷袭鬼母教,对付八爪王,偷袭丹脉,全离不开钦天监境界不同,视角不同,见解不同,亲身经历之下,梁渠的许多认知一下串联起来,不再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大顺、北庭、南疆、鬼母俱有相同之物,屏蔽和反屏蔽。
原来如此梁渠恍然,他摸索下巴,那武圣的存在,能不能被国器干扰呢?
今时今朝不能,是以武圣为国之柱石,不可妄动,以后之事,犹未可知。老和尚摇头,大乾之前,所谓有浑天仪,武圣之玄兵尚无法遮蔽。
梁渠点点头,兴奋之余多出思考。
武道永远是发展向上的。
切莫将一刻当永恒。
否则。
等将来冒出一个打破常规事物,固执己见者等着吃大亏吧。
真能屏蔽武圣,天下便要大乱了吧?从这点上看,梁渠本人是偏保守的,不太愿意打破现在安稳的生活。
人便是如此,微末时求变、求改、求新。
待得不一清二白了,有上一间土屋,二亩水田,只希望什么都不变,哪怕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明年都不要多上一只。
将来之事,自有将来人说,干扰玄兵不过左右一二百年之事,距干扰武圣,差有十万八千里。
梁渠松一口气。
经天仪这等国器,一如内燃机的有效热效率,拔高一点,困难非常。
绝非某个人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好点子便能提升功率的,而是要漫长发展,不断汇总,起码最近几十年乃至几百上千年,不用担心遭逢大变,他转而意识到另一个问题。
大师,您从未给过我意识的修行法门,却又清楚明白地说是意识,是否《唯识论》
后面的几识,全要靠自己悟?
然也!
梁渠了然。
时至今日,距离老和尚给出五识,已经过去有好几个年头,《唯识论》再不曾有新的法门,梁渠一早好奇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根本没有后续法门。
今日一瞧,果然如此。
老和尚拨动手中念珠。
第六识,为五识之衍生,同天人合一一般,需个人领悟,且此识得知见障,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比有心修行更有益,老讷担心你事先知晓,会心存刻意,故而未曾告知。
嘿。
甬说。
梁渠真有点懂这玩意。
人处于紧张工作状态时,负责注意力、计划的区域,会一直处于收集信息和记忆的紧张工作中,此时灵感反而很难流动。
当人处于休息状态时,此区域失去对头脑的控制,人们不再关注视觉、听觉、嗅觉,
反而能天马行空发挥想象力。
故而人上厕所和洗澡的时候,记忆力和思维性反而会更好!
因为此时念头无端发散,更容易把握住一些虚无缥缈的灵感!
意识,第六感,天人合一,正是这么一种虚无缥缈之物。
还以为是第五重川主斩蛟天赋异禀,我才那么快天人合一,现在看,《唯识法》的前五识应该有帮忙,二者相互作用这消息得瞒住,不能告诉师兄和娥英他们。
梁渠师门和亲近龙人,全修行有《唯识法》。
按意识激发概念,不说出来,更利于修行。
那大师,《唯识法》中的第七识和第八识呢?
当年梁渠图吞枣。
第七识,为潜在识;第八识,为一切之根本的种子识。
除了名字,其余一概不知。
老和尚答:第六识意识,为向外观测天地;第七识反其道行之,为意识之根源,向内求索;第八识,属世界一切的本原,含藏一切现象的‘种子,一生万物之‘—’。
传闻熔炉要取位果,位果为某一权柄具现,此处奥妙,是否同向内求索有关?亦是某种条件制约?梁渠根据狩虎洞开玄光和臻象天人合一,大胆猜测。
不知。老和尚摇头。
没有失望。
满打满算,老和尚压根没成罗汉多少年,距离熔炉遥遥无期。
不知道很正常。
不过梁渠自己不一样。
身怀泽鼎,他接触到不少特殊东西,例如【眷顾度】、【统治度】!
来时入水,梁渠体会更深刻,【眷顾度】显而易见对天人合一有帮助,对涟漪的感知更清晰,除去方圆十数里的小石头,甚至能体会到更南边有位礁石,遗世独立,仿佛茫茫雪地中,竖一块黑碑。
毫无疑问。
宁江府。
越王!
感知到宁江府,感知不到蛙王,范围一下圈定出大概。
更高一层的【统治度】,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