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9章 根本不需要检测,做个实验就知道(1/3)
听到陈阳说有四个怀疑方向,所有战车国的代表纷纷看向了陈阳,就这么一件青铜器,这年轻人仅仅看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居然发现了三个疑点。要知道,在他们眼中,用目测来看,一个疑点都看不出来。“哦?”哈特一边嘴角冷冷笑了一下,“既然陈博士这么自信,那不妨说说,让我们也见识一下,华夏的眼学,有什么神奇的地方。”看着哈特的表情,陈阳心里暗暗发笑,你们才见过几件青铜器,想要糊弄你们,那比在国内糊弄白痴都简单!老子随便说点,你们都不知道。“这很简单,”陈阳伸手摸着青铜方罍,笑着看着战车国坐着的代表,“我甚至可以教你们。”说着,陈阳用手轻轻敲了一下青铜方罍,“第一点,器型!”“这叫青铜方罍,”陈阳用手比划着青铜方罍,笑呵呵看着众人,“那么你们自己看,它方么?”所有人都看着青铜方罍,这物件吧......你说它是方罍,可惜它没有那么方,并不是四四方方的样子;但是呢,也算是方方正正,只不过肩部有些圆润而已。没等大家说话,陈阳先开口了,“我们华夏,讲究天圆地方。如果它叫做青铜方罍,就应该四四方方。那这个器型显然就不对,但是......”陈阳微微停顿了几秒钟,“在我们华夏,除了青铜方罍,还有青铜圆罍。像这种样式的青铜方罍,也有前例。”“比如说,漂亮国芝加哥艺术馆收藏的,商代晚期兽面纹方罍,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器型上完全相同。”哈特听陈阳说到这里,开口笑了,“既然你都知道,那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么?”“当然有!”陈阳扫了一眼哈特,“那就是体积!”“无论是圆罍或方罍,体量一般均较大。并且时代越晚、形体越大。”陈阳用手指着青铜方罍说道,“意思就是说,商代晚期比商代早期的青铜方罍,在体积要大的多,这是通常情况。”哈特轻轻皱了一下眉头,伸手指指青铜方罍,“陈博士,您觉得这件青铜方罍体积算小么?”“是的,”陈阳冲着哈特点点头,“还是以漂亮国收藏的商代晚期兽面纹方罍为例,那件青铜方罍的体积,大概在50余厘米以上;根据我国出土的青铜方罍,也能证明这一点,甚至有的要超过60厘米。”哈特听到这里,耸了一下肩膀,反驳说道,“你刚才自己不是也说了,早期的体积会小一点,那这就是早期的呗!”陈阳听完呵呵笑了一下,这时候耿老在旁边抬头看看哈特,“哈特先生,若是商代早期的,虽然体积上能对上,那器型就不对了。”“因为商代早期的青铜方罍,一定不会是这样,应该是规规矩矩的四方形,”说着,耿老用手在青铜方罍肩部比划了一下,“至少这个位置,要四四方方才对,早期的青铜方罍,这里不会出现圆肩。”坐在下面的汉斯和安德森听懂了,汉斯则微微眯着眼睛,回忆着其他国家收藏的华夏青铜方罍的数据,安德森在旁边开口问道,“陈,意思就是说,如果是早期的,器型对不上;如果是晚期的,体积对不上,是这个意思么?”“是的!”陈阳重重点点头,说完将手指向了青铜方罍的颈部,“大家注意看这里,颈部四面,居中出扉棱,两侧对称布尖角鸟纹。鸟纹刻画夸张,眼睛放大,几乎充满整个头部,长喙前伸,尖部下折,脑后角如尖耳。”“这类鸟纹盛行于商末周初,因此我们可以判断为,这是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方罍。”“那可不一定!”哈特无所谓的耸了一下肩膀,“万一是中间过渡时期呢,你们没发现过,并不代表没有!”陈阳并没有开口反驳哈特,只是默默点头,“我认同哈特先生的说法,毕竟我们华夏历史这么悠久,万一有我们没发现的呢?所以,这只是个疑点,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那还有其他的地方么?”哈特伸手示意陈阳问道。“当然有,”陈阳伸出两根手指,“第二点,铭文!”陈阳笑呵呵的看了一眼汉斯,之后抬手指向汉斯的方向,“今天下午,我还在跟汉斯先生讨论青铜器铭文的事情,在我们华夏有一条定律,那就是有铭文的青铜器,一定比没有铭文的青铜器要高一个档次。”“青铜方罍,在我们华夏商周时期,可不是一般人能用上的,”陈阳张开双臂,笑呵呵的看着大家说道,“按照今天的条件来说,我们在座的诸位,只有哈特先生的身份,刚刚够实用青铜方罍的资格。”“像这样一件一定是贵族家中才能拥有的青铜方罍,怎么会没有铭文呢?”说到这里,陈阳轻轻皱了一下眉头,“这不值得我们怀疑么?”“不不不,”听陈阳这么发问,汉斯摇晃着手臂,“对于青铜器上的铭文,我认为不一定非要有,无论有或者没有,都是文物。”“就是,”施密特这时候抱着肩膀在旁边说道,“你们华夏历史记录中,没有记录,使用青铜器,一定要留有铭文吧?”这时候王教授在旁边开口了,“陈阳说的是对的。”“在我们华夏确实有这样的说法,有铭文的青铜器,一定比没有铭文的青铜器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