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代表团成员们身着正装,与战车国代表们分坐长桌两侧。空气中飘散着烤猪肘和黑啤酒的香气,但耿老却感到一丝异样的紧张。
侍者们正端上一道道精心烹制的战车国传统菜肴——金黄酥脆的烤猪肘外皮泛着油光,搭配着紫红色的酸菜和雪白的土豆泥;巴伐利亚白香肠在青花瓷盘中冒着热气,旁边配着甜芥末酱;精致的黑森林蛋糕层层叠叠,巧克力碎屑如同黑雪般洒落在鲜奶油上。
“这是我们特地为贵宾准备的莱茵河鲑鱼,”哈特尼克尔部长亲自介绍道,“搭配了本地产的雷司令白葡萄酒。”他灰白的鬓角和锐利的蓝眼睛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举手投足间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严谨与热情。
耿老微笑着观察银盘中粉红色的鱼肉,上面点缀着香草和柠檬片。六十五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作为华夏文物局的资深专家,他经历过无数次国际宴会,深知美食往往是最温和的外交武器。
“这道菜让我想起杭州的西湖醋鱼,”耿老说着,旁边的翻译用流利的翻译着,“虽然烹调方法不同,但都追求食材的本味。”
陈阳在旁边侧头看了一眼耿老,这耿老真是说话滴水不漏,话里说的是鱼,但实际上在说,两国虽然在某些问题有分歧,但对待文物的态度应该是一样的。
他示意年轻翻译小李打开带来的礼物,“这是我们特意准备的龙井茶,希望部长先生有机会品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会气氛渐渐热络起来。战车国帕特西亚女士,正与华夏代表团的张教授,讨论着欧洲建筑风格对华夏近代建筑的影响;汉斯则对小李展示的故宫建筑图片,有着浓厚兴趣。
“再次欢迎华夏代表团来到柏林。”哈特尼克尔举起酒杯,微笑着向一众华夏代表敬酒,“希望这次访问能加深我们两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合作。”
耿老微笑着举杯回应,他注意到哈特尼克尔眼中闪烁的光芒,并非单纯的友好。别看耿老头发已经花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作为华夏文物局的资深专家,他经历过无数次国际文物谈判,能敏锐地察觉到对方话语背后的意图。
“说起来,”哈特尼克尔部长用餐巾轻轻擦了擦嘴角,声音突然提高了几分,“我们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有着悠久历史和先进技术。”
说着话,他示意侍者为大家斟上冰酒,“特别是我们的恒温恒湿系统和&nbp;3d&nbp;扫描技术,可以说是世界领先水平。”
耿老放下水晶酒杯,注意到哈特尼克尔眼中闪烁的光芒,已经从不加掩饰的热情变成了某种更为复杂的情绪。他轻轻转动酒杯,看着琥珀色的酒液在灯光下荡漾。
“部长先生的款待,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战车国文化的魅力。”耿老选择了先礼后兵。
“就像这瓶&nbp;1945&nbp;年的冰酒,经过岁月沉淀反而更显珍贵。”耿老微微停顿片刻,嘴角轻轻笑了一下,“说到文物保护,我们这几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得到了高度评价。”
哈特尼克尔眉毛微微挑起,显然没料到,耿老会将话题这样转向。他调整了一下领带,蓝眼睛里的温度降低了几分“当然,华夏的成就有目共睹。”
哈特尼克尔微微抿了一下嘴角,“但考虑到某些文物的特殊性、研究难度,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他的目光扫过华夏代表团每位成员,“特别是那些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物,如果能由战车国专家参与研究和巡展,将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研究。”
侍者恰在此时端上餐后咖啡,浓郁的香气暂时缓和了紧张气氛。
耿老接过骨瓷咖啡杯,借这个动作整理思绪。他注意到安德森——正对他使眼色,似乎在传递某种警告。
“说到国际合作么”耿老轻啜一口黑咖啡,苦味在舌尖蔓延,“这些年,我们一直希望能与国际接轨。”
“我们在最近几年里,先后与法国吉美博物馆也在洽谈这方面事宜,希望成果双方共享。”他放下杯子,瓷器与大理石桌面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同时,还要保护文物主权,又实现了学术价值。”
哈特尼克尔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他转头看向窗外柏林博物馆岛的轮廓,那些灯光通明的建筑里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宝。当他转回头时,眼神已经变得锐利“耿先生,您是否过于保守了?”
“你要明白,现在科技研究需要特殊设备,不是简单搬几台仪器就能解决的。”
宴会厅里的温度突然下降了几度,侍者们识趣地退到墙边,只剩下水晶吊灯在众人头顶投下交错的光影。
战车国代表团中几位年轻官员点头附和,其中一位金发女士,甚至开始列举战车国博物馆近年来的技术突破。
耿老轻轻抿了一口红酒,与身旁的年轻翻译小李交换了一个眼神。小李是代表团中最年轻的成员,虽然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