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很残忍,”她轻声说道,“但不得不承认,这么漂亮的凤冠,又有哪个女人不喜欢呢?”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矛盾和无奈。
“我想象不出古代的皇后戴着这样的凤冠会是什么样子,”帕特西亚继续说道,眼中流露出一种向往的神色,“那种华贵和威严,一定让人过目难忘。”
“但同时想到这背后的代价…”她摇了摇头,似乎在与自己内心的**做斗争。
“所以,耿,”汉斯在旁边抱着肩膀,摸着下巴问道,打破了这种沉重的氛围,“像这样一件凤冠,需要取多少翠鸟的羽毛?”
他的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好奇,但也隐含着某种不安,“我是说,从数量上来看,这得是多大的规模?”
耿老闻言,先是深深看了一眼面前的凤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他似乎在组织语言,想要用最准确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耿老缓缓开口说道,声音里带着专业的严肃感,“该冠的点翠难度相当大,不仅点翠的面积大,比如有翠凤、翠云、翠叶、翠花,这些都需要点翠工艺来完成。”
他指着凤冠上的各个部位,详细地解释着“而且形状复杂,尤其是翠凤,均作展翅飞翔状,凤尾展开,羽毛舒展,富灵动感。”
“每一片羽毛的选择都有严格的标准,”耿老继续说道,“不仅要考虑颜色的深浅,还要考虑羽毛的大小和形状,这样才能保证最终效果的完美。”
“我们曾经做过专门的研究,”耿老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大概需要一万只翠鸟的羽毛!”
这个数字一出口,展厅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哦,我的天!”汉斯惊呼道,抬手摸了一下自己的络腮胡子,眼中满是震惊和难以置信,“一万只?这个数字太惊人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华夏有那么多皇帝,这要杀死多少翠鸟?”
“而且还不只是皇帝,”汉斯补充道,“皇后、妃子们也都需要这样的首饰吧?这简直是一场生态灾难!”
帕特西亚听到这个数字,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她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一万只这简直太”她喃喃自语道,眼中的向往完全被震惊和同情所取代。
汉斯摇着头,继续说道“我现在完全理解为什么要禁止这种工艺了,这不仅仅是残忍的问题,更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思考了一下又说道,“这也体现了古代工匠们对美的极致追求,只是这种追求的方式在今天看来确实不可接受。”
耿老点点头,“是的,这就是历史的复杂性,我们既要欣赏古代工艺的精湛,也要反思其中的问题。”
说完之后,耿老看向了汉斯,“汉斯先生,我需要更正一点,我们华夏,不是每一个朝代的凤冠都用点翠工艺的,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工艺。”
“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我国明代皇帝皇后的凤冠,它代表的是明朝的工艺和审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凤冠的制作工艺也随之变化。这就像是一部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史,精彩纷呈!”
“比如说汉代,那时候的凤冠还处于雏形阶段,主要以凤凰爵、凤钗等形式出现。”
耿老在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跟汉斯解释着,“您可以想象一下,太皇太后和皇后穿着华丽的礼服,头上戴着精致的凤钗,是不是别有一番韵味?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冠冕,但凤凰的形象已经开始在后宫的服饰中崭露头角。”
“到了隋朝,凤冠的装饰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花树、钿、钗成了主要的装饰元素,却没有出现凤鸟的形象。”
“这可能是受到了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那时候的工艺更注重组合搭配,而不是独立的凤冠设计。您可以想象一下,各种华丽的装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宋代时期,凤冠的地位得到了正式的确立,被纳入了冠服制度。皇后的凤冠以龙凤、鸟雀、花树等元素组合装饰,工艺非常繁复。这就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充满了皇家气派。”
“例如《宋史·舆服志》中记载,皇后的朝冠镶嵌着各种珍贵的珠宝,并用金银丝盘制成龙凤图案。您可以想象一下,金光闪闪的龙凤图案,配上璀璨的珠宝,是何等的奢华!”
“元代的凤冠,吸收了前朝的优点,又融入了蒙古族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代的凤冠,则更加注重细节和工艺,点翠、镶嵌等技艺达到了巅峰。”
“清代的凤冠,则更加注重华丽和繁复,各种珍贵的宝石和珍珠被大量使用。”
“每个朝代的凤冠,都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它们就像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瑰宝。”
“等等!”听耿老说到这里,汉斯打断了耿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