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该说的不要说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不该说的不要说(1/2)

    尽管现在是冬天的大早上,但是住在四九城胡同里面的这些人,特别是大人几乎没有懒床的,他们要早早的起来去外面的厕所排队、倒马桶、清除积攒了一夜的库存。

    韩立自从走进棉花胡同之后,他跟各个街坊打招呼的声音就没停下来过。

    “大爷,您这么早就起来了?”

    “叔叔好。”

    “阿姨好。”

    “大妈好。”

    街坊大爷:“韩家小子,好长时间没见你了。”

    韩立:“学业比较忙,毕业论文不好写,我就给自己闭了一段时间的关。”

    街坊大妈:“论文是什么?我怎么没有听说过呀?”

    韩立:“现在普通大学生没有这个任务,只有研究生才会被要求写相应的论文,论文过关才能毕业。”

    街坊阿姨:“韩立这个孩子打小就聪明,去年中专生毕业有些人都成为了科长,你这个研究生毕业后级别应该更高吧?”

    街坊嫂子:“科长只是职务,不代表级别,很多科长也就只是也科员,韩立这个研究生毕业我估计最少也要是处级,搞不好副厅·级也不是没有可能。

    街坊阿姨:“处级是什么?”

    街坊嫂子:“咱们街道办的主任就是处级干部。”

    街坊阿姨听完后无知无畏的说道:“那也不怎么样呀,我感觉还没有工厂里面的科长权力大、实惠多”

    韩立听到这里连忙打个岔就离开了排队的人群,接下来基本上就是不停的打着招呼回到了自己家。

    韩立这次去香江的时间还不到半年,用学习这个理由完全能够应付的过去。

    其实别说半年了,那怕街坊当中某个年轻人一年不露面大家也不会感觉奇怪。

    为什么?

    因为自从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中专生毕业被分配的那些岗位,让所有人眼红。

    从而也刺激到了那些没有考上的人,他们当中有无数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把自己关在家里面学习。

    当然也有强行被家人关在家里面学习,看不见进步不给出门的那种。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家庭条件允许、家人支持,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支持一个人脱产学习的。

    因此还有很多家庭甚至因此闹出了矛盾,兄弟矛盾、婆媳不和、姑嫂不和,最终大打出手、甚至分家的大有人在。

    旁边后罗圈胡同的李世青家,她妈一直把小儿子李世宏拘在家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干,而且还要吃好的、喝好补充脑力。

    四九城虽然物资供应非常丰富,但是前提你要不就是有钱,要不就是有票,否则的话那些好东西也不会凭空飞到自己家。

    原本李世青没有结婚前,他每个月领到工资能留下两块钱零用,结婚后每个月能够留下十块钱,这里面包含他的人情世故,以及去丈母娘家的走动的花费。

    但是当他弟弟李世宏脱产学习以来,他母亲把这个零用钱又变成了两块。

    这一下惹得李世青老婆不乐意了,原本她就不怎么待见这个干啥啥不行的小叔子,家里面那点好东西大部分都给小叔子吃了,她个当嫂子的不好说什么。

    但是现在压缩他们家的钱那可不行。

    每个月两块钱能做什么?

    于是婆媳俩因为这件事就杠上了,据说现在已经闹到了要分家的地步。

    类似这种情况还有很多,各家的情况不同,闹出的动静也不一样。

    但是能够真正脱产学习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要为了口粮而奔波。

    这种情况在那些看自行车的返城知青身上最能够展现出来,他们当中不甘心现状、有上进心的人,在工作的时候手里面的书本很少放下来过。

    言归正传,韩立回到家的时候,韩妈、韩爸联手在给小亮穿衣服。

    小家伙一边哭嚎,一边挣扎着被穿上厚厚的棉服。

    “爸、妈。”

    韩妈:“儿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韩立:“昨天快到后半夜的时候。”

    韩爸:“回来就好,香江那边的工作怎么样?”

    国人每逢这个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报喜不报忧。

    韩立这边全都是喜事,当然要事情往好的哪一方面讲了。

    不过有些暂时还不能说的事,例如:香江的房子、地皮这些事,韩立就一点都没有往外透露。

    这不是韩立不相信自己爸·妈,而是现在的环境不允许,他能说服爸、妈去入手一些价钱划算的房子,这已经是目前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有道是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胯。

    这些事情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让家人一点点的知道,要不然会对他们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冲击。

    特别是韩立在香江买到的那些可以祖辈相传土地,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地·主这种事。

    要是现在就告诉韩爸、韩妈的话,按照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