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弥勒(2/3)
r>这一次绵延日久,极其罕见的旱灾,可以说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法理性。为何会有这场大灾?那是汉家苍天已死的征兆,作为苍天之子,汉家已经没有资格再统领天下了。但教里弟兄姐妹们不要担心,这个时候我们弥勒降世了。他来给咱们救苦救难,让咱们推翻汉家统治,建立一个光明的世界。如何?这一套理论也就是这些昔日的京畿太平道徒们能编得出来了。当年马元义作为这个教中经义第一的神上使,他手下的核心部众果然是不一般。弥勒的存在其实在京畿地区由来已久了。作为大汉最中心,这里的民众们比其他地方的人要更早的接触到一些时兴的东西。一百多年前,佛教就在这里出现了,百年来虽然只是停留在上层社会,但越是上面追捧,民间就更加乐衷。而那些京畿太平道残党就抓住了这个空白,将弥勒的思想在民间传播,这一下子就打开了局面。既然不能打黄天的旗号,打弥勒的旗号同样有用。当这些信息被董昭汇总到张冲手里的时候,张冲也是大吃一惊,在他认识里,弥勒教的确是造反专业户,但不是说这是唐时期的吗?难道现在就有了?在吃惊之余,张冲也觉得这事变得棘手了。虽然他们泰山军并不是纯以宗教起家的,但太平道却是的,所以他知道这样宗教组织能在旱灾中发展得多快。而且这些人以神降扶乩为手段更能蛊惑人心。前世作为医学生,他对于古代的神降是有研究的,在所有的原始宗教中,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存在。但在现代医学中,这些古代巫师实际上是通过戒食和吸食一些迷幻草药来达成这些手段的。在仪式之前的戒食,看似是为了虔诚,实际上是为了饿出低血糖,人一旦出现低血糖了,就会促成精神恍惚的症状。而在这一次大旱中,不知道多少人饿得骨瘦嶙峋,那种精神的恍惚就更成一种群体现象了。所以,张冲是有点担心,关西那边顶不住。毕竟关西的凉州兵也怕神兵天降嘛。而很快张冲的担心就成了现实,驻扎在潼关的赵云和驻扎在汾水北岸的潘璋先后来报,说发现对面的汉军人数都在大规模减少。二将皆询问,是否乘击突破关防,出兵关内。果然,暴乱的连锁反应果然就来了。此前,在张冲对形势的判断中,认为关西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其精兵悍将都是此前大汉最精锐的一批。因为只有关西的吏士是打了一百多年仗的,可想而知,这些人的敢战程度。所以,张冲并没有直接进攻关西的打算。在他有限的历史知识中,张冲知道当年曹操在得知袁绍病死后,也是打算出兵河北的。但当时他被手下的谋士们劝住了,其理由就是袁氏几个兄弟不和,但曹操主动进攻后,却会让这几个兄弟同仇敌忾,所以不妨放过他们,先去打刘表。而河北的袁氏兄弟们在看到曹操没有进犯的意图后,因为内部权力失衡,他们自己就会打成一团,到时候两败俱伤的时候,正是曹操渔翁得利的时候。现在张冲看关西就和当年曹操看河北一样,都是面临一样的处境。别看汉家小皇帝和董卓矛盾深,可一旦泰山军主动对关西发起进攻,两方肯定会联合在一起,共同抵御泰山军。不是说直接硬啃啃不下来,而是这样反倒会让青州的曹操成为那个渔翁。所以在张冲的规划中,他会趁着这半年休养生息,好好消化掉上半年鲸吞的并、司二州,然后等到明年春的时候,出兵中原,连带着曹操一并横扫了。而那个时候,关西的两派势力也差不多内爆了,他再回身入关中,至此彻底收复整个北中国。至于,刘协和董卓的矛盾会不会不爆发?那是不可能的。随着张冲做顶层设计越久,他就越对当年教的思政课有着更深的体悟。对于刘协和董卓来说,如果他们在政治上互相需要,那他们还有共存的可能性。这也是此前两方能长期共存的底层原因。彼时在政治上毫无影响力的董卓急需皇帝在政治上的支持,而小皇帝本人也同时需要董卓的武力来稳定关内的变局。但这个平衡却是不稳定的,因两方在关西内部发挥的作用不同,占据武力的董卓一派很容易就在镇压、平叛和对外战事中占据主导。自然而然,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而反观刘协一方呢?因为只居内庭,先帝留给他的武人又在救援太原时,被董卓统统派往了并州,最后被他张冲给一锅端了。夹带里没了武人的刘协,越来越弱。到了现在,刘协与董卓的关系已经变成了,刘协彻底离不开董卓,而他却对董卓可有可无了如此,平衡就被打破了。权力的平衡一旦被打破,那就会发生争斗,无论这些争斗会以什么形式出现,它只会在权力的再一次平衡中才能结束。而下一次的平衡,刘协和董卓,有且只能有一个赢家。这就是张冲对局势的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