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跳墙(2/3)
的豪强子弟潜伏在山内,你们让手下们就去找这些人,和他们取得联系。”一听就是个接头的任务,众将松懈了下来,脸上也满是轻松。就在众人准备等王昌开宴的时候,忽然从帐外走进一将,直奔王昌身边,然后就在他耳边口附说了几句话。众人都没听清,但却看见王昌的脸上显然有惊讶之色。但没等众人探究,忽然就听到外面传来阵阵小鼓声,是从营外传来的。不一会,一名营门司马骑着快马冲进了大帐,开口就是:“大帅,营外天使前来巡营。”王昌刚刚已经得了消息了,这会并无惊色,只是问营门司马:“天使带来了多少人?”营门司马俱告:“天使只携来二人入内。”王昌想了一下,还是起身出帐准备迎接天使,但谁知道还未动,便见天使已经进来了。这人王昌并不认识,一进来,就昂着头,径直走到帅案前,大呼:“行威将军王昌,接旨。”王昌愣了一下,心里隐约有点不安,但在见了天使手上举着一面黄娟,还是躬身到底,回应:“臣,王昌,恭迎天使圣旨。”接着他起身后,又对天使赔了一句:“末将甲胄在身不能行全礼,还请天使勿要怪罪。”本来这只是顺嘴的话,但那天使却一个冷哼不接话,只是冷笑道:“行威将军,接旨吧。”王昌感受到天使的冷淡,心中惊惧,微微颤抖着接过了手中的圣旨。虽然他在河东,但最近朝廷发生的事情他还是有耳闻的。知道丞相这段时间在谋求封王,一些地方的郡守和重将都提前写好了贺表发往了长安,只有王昌觉得还想再看看,就留着没发。难道是因为这件事惹怒了丞相了?此时王昌手里的黄娟彷佛有千钧重,他拿在手里整个人都在发抖,额头上也开始渗出了细微的汗。他王昌和刘备这些人打交道久了,也以为自己是个能舍生取义的人,但事到了脑袋上,王昌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这么的怕死。王昌的手一直拽着绢布,一直不敢打开,边上的天使用不冷不淡的语气催促道:“行威将军,接旨呀。”王昌这才缓缓打开绢布,先是头眼昏花的览了一下,然后才稳住心态,开始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下看。等他终于看完后,整个人都松了下来,然后毫不犹豫的对天使回报:“末将必不辱命,即刻就发兵去左冯翊平叛。”原来这封圣旨,就是董卓以丞相的命令下发到王昌手里的。和颟顸善于内斗的公卿不同,董卓有着超强的敏锐感,当左冯翊粟邑的抗税事件出现时,他就已经洞察了其中的危害性。左冯翊靠近大河,与河东不过一水相隔,本就肩负着供给汾水防线的重任,如果左冯翊大乱,不仅会影响到河东的防务,甚至乱民也可能东去勾连泰山军。如此,原先稳定的局面必然将被打破。所以,董卓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就镇压粟邑的民乱,而距离那里最近的一支军队就是王昌的部队。虽然不想王昌那边分兵弱了汾水防线,但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了。而且,董卓也只是让王昌提调三千兵马去左冯翊平叛,只要行动够快,汾水防线是没有问题的。王昌这边被惊吓住了,请天使坐在边上,就开始点将,准备让人出军平叛。但王昌话都没有说几句,天使就皱着眉打断了王昌,他沉道:“行威将军,你要不再看看圣旨上写的,是不是让你王昌去平叛的?你在这里点其他人作甚?”王昌听了这话,明显愣了一下,下意识将圣旨展开。果然见到是让他王昌去平叛。但这里有个歧义,这到底是让他亲自去左冯翊,还是说让他派人去平叛,这并没有具体说清。可看天使的意思,是非要他王昌去了?从常理上看,这肯定是不对的,毕竟自己作为一军主将,还要坐镇在汾水大营。那边左冯翊的民乱再严重,何需要自己去呢?但王昌只是一想,就觉得这是不是丞相对自己的忠诚的考验?之前自己的贺表就没发,现在要让自己带兵去平叛,也不去,那这不是自绝于丞相吗?所以王昌脸色不断变化,最后一咬牙还是同意了。而一旦做了决定,王昌将军中事情吩咐好,即刻就带着亲军出营了。而那边,等王昌一走,原先到别帐回避的天使忽然就冲入了大帐,然后在一应大将们愣神的时候,从怀里又掏出了一面黄绢,继而大喊:“陛下有令,众将接旨。”众将摸不着头绪,但看几个军将带头下拜,也就纷纷跪下了。再然后,在听了天使宣旨后,众人齐齐变色。最后,还是那几个带头的军将出头,高喊着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刚刚带兵出营的王昌正沿着汾水直奔龙门渡,他们将要在那里渡过大河,直趋左冯翊。此刻,可怜的王昌有三个不知道。他既不知道,他接到的旨意是董卓人生最后的一封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