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十章 政治保护

第七百十章 政治保护(4/5)

修内政吗?熙河拓边也已经彻底停止下来。”

    张斐道“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西夏太后又在搞风搞雨。”

    蔡卞点点头道“学生明白了。”

    正说着,下人来报,苏辙来了。

    张斐立刻出门相迎,一番寒暄后,三人再度回到屋内。

    苏辙笑道“我还以为大庭长会先来河中府,找些帮手,一块去边州推行公检法。”

    张斐半开玩笑道“可不敢。这要是请苏检察长去,那只会坏事的。”

    苏辙笑吟吟道“此话怎讲?”

    张斐笑道“我可是听说,苏检察长最近几年在西北杀疯了,那些将军可是怕得紧啊!”

    张斐在的时候,他跟元绛一直保持着秘密沟通。但他走之后,苏辙可不管你们这么多,只要让他们查到证据,必然是不留情面,许多地主、贵族都被苏辙给干趴下了。

    苏辙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之所以害怕,那是因为他们心里有鬼,而大庭长却让他们自己举荐司法官员,这更会助长他们的气焰,也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

    张斐诧异道“苏检察长已经知道了。”

    一旁的蔡卞嘿嘿道“如今贸易通达,这消息很快就传来了。”

    张斐耸耸肩道“但是这能怪谁。”

    苏辙问道“此话何意?”

    张斐道“我大宋数十万禁军,可最有战斗力的,就是他们这几只西军,如果我们轻易破坏如府州那种制度,会不会影响到西军的战斗力?这都犹未可知,而西军的战斗力,又影响到国家安全,可在充分证据之前,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

    苏辙道“那就不要在边州推行公检法,让他们这些武将来推举司法,这难道就不会破坏司法制度吗?”

    张斐道“可事实证明,目前文官使坏的比较多。”

    苏辙道“但也是文官建立起公检法的,而且,我认为,在边州推行公检法,其实更有助于边防,若是在战争时期,公检法能够稳定住后方的民心,武将可以专心于战场。”

    张斐道“但是那些武将是有私心。”

    苏辙道“所以,大庭长不认为这是一种纵容?”

    张斐笑道“苏检察长应该记得,我们初到河中府时,我对很多行为都是非常纵容的,凡事都得一步步来,这也是我的办事风格。”

    苏辙道“可我就担心,他们会破坏公检法的名声,正如大庭长所言,这公检法建立起来非常困难,但要破坏它,却又非常简单。正是如此,我们这些年才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突然道“还是说大庭长这么做,是另有目的。”

    这家伙真是一点没变。张斐笑道“苏检察长认为,我这么做会有什么目的。这难道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吗?”

    苏辙疑虑地瞧了眼张斐,笑道“这谁知道呢,就如同当年谁也想不到,私盐会如洪水一般涌入西北,凑巧又解决了这盐债危机。”

    张斐立刻道“这私盐跟我可没有关系。”

    苏辙却没有纠结,而是转移话题道“不知大庭长这一路巡察下来,有何看法?”

    张斐点头道“非常好,我甚至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苏辙又道“但其实只是虚有其表。”

    张斐问道“此话怎讲?”

    苏辙道“百姓是过得比以前好,但家里并不殷实,而官府则是依赖于债务,仓库里面也并没有多少存粮,稍有风吹草动,这情况可能就会急转直下。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熙河拓边。我们应对的其实并不从容。”

    张斐笑道“这种情况很快将会得到改善。”

    苏辙好奇道“此话怎讲?”

    张斐道“相信苏检察长也听说了粮食署和漕运改革的消息。”

    苏辙点点头。

    张斐道“这番改革,会减轻西北的压力,因为粮食署是用采购的方式,去满足京城所需,显然去江南购买粮食要更为划算。

    而西北的税政将会走向钱币化,等到税币与盐钞对接后,西北可以用盐钞上缴税钱,不需要将大量的粮食运到京城。

    如此一来,官府的粮仓将会马上充盈。”

    苏辙却是一惊,“这么做不是为了与西夏开战吧?”

    张斐一拍脑门,“苏检察长,这府库不充盈,你怪边疆战事,朝廷想办法让府库变得充盈,你又认为是在为打仗做准备。

    这番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节省损耗,就仅此而已,就朝廷那氛围,近几年都不可能对外用兵,不信你可以写信问问司马学士。”

    苏辙狐疑地打量着张斐。

    他跟张斐也算是老搭档,知道张斐这人,从来就不是那么光明磊落,对于张斐此行,他是很怀疑的,因为张斐是瞒着他们,直接先去延州,再去熙州,然后折返河中府。

    可见张斐此行的重点是边镇,虽说他有理由,是去推行公检法,但他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让那些军阀自己举荐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