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六十章 天下谁人不知法

第七百六十章 天下谁人不知法(2/5)

虚,事实就是如此,修法的话,就得考虑到很多问题,但我没有什么经验,考虑不足。”

    王安石道:“那现在是谁在修法?”

    张斐道:“呃是富公请来的一群老夫子。”

    王安石眉头一皱道:“那群老夫子懂什么。”

    张斐道:“此事还真的只能他们来修,我们是无法胜任。”

    王安石紧张道:“他们修得法,谁敢用。”

    薛向也很紧张。

    他们两个是最不受老夫待见的。

    张斐笑道:“这一点王学士放心,他们只是负责修法,但成法还需通过立法会大会,他们只是负责修,具体能不能过,还得许多人来决定。”

    薛向听罢,这才松得一口气,“原来如此。”

    张斐又问道:“王学士,三司使,你们这是准备上哪?”

    “去外城。”王安石回答道。

    张斐道:“去外城作甚?”

    王安石笑道:“你若无事,咱们就一起去看看吧,正好也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我现在没什么事。”

    三人便一同往外城走去。

    张斐跟着他们两个来到外城城墙,王安石手指河西那片区域,“张三,你可觉得这里与之前有何区别吗?”

    张斐道:“更加拥挤了。”

    王安石又问道:“你可知为何?”

    张斐摇摇头。

    薛向道:“这是因为在灾情期间,很多作坊都进行了扩大,但其实并非是完全因为灾情。”

    张斐问道:“那是因为什么?”

    薛向解释道:“因为厢兵。”

    张斐诧异道:“厢兵?”

    薛向道:“张检控有所不知,以前很多厢兵都在军营里面干一些手工活,尤其绢布,再加上以前杂税繁多,导致民间手工作坊不成气候,如今厢兵已经成为建设军团,不再干手工活,导致这部分买卖,就都被商人接下,同时朝廷取消许多杂税,导致朝廷所需货物,也必须从商人那里购买,于是商人纷纷扩大的自己作坊。”

    这一点,张斐还真是没有想到。

    王安石道:“这里面还有你的功劳,他们都是效仿你的活字作坊。”

    “王学士过奖了。”张斐谦虚一笑,又问道:“所以二位就是来看这作坊的?”

    薛向点点头道:“但是这外城显然是容纳不了,故此我们打算再扩建,让商人可以扩大自己的作坊,满足百姓所需,也满足朝廷所需,毕竟商人生产的越多,价格就越便宜。”

    王安石道:“但是要扩建的话,这里面涉及到很多民屋、民田,难免又会被那些老夫子嚼舌根子,这就需要你的帮助,我可不想在这时候,惹上你们公检法。”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非常乐意。”

    以往王安石都是被告了,才去找张斐,因为那时候谁也没将公检法当回事,现在王安石也不敢惹公检法,事先就找张斐商量,怎么操作,才不会被告上公检法。

    那边韩绛经过百日的长途跋涉,终于是抵达熙州。

    其实在快到熙州的时候,他就已经接到王韶在河州大捷,重创唃厮啰的主力。

    进入熙州城后,韩绛顿时被眼前的繁荣给吓到了,整个熙州就犹如一个大集市,这脚店似乎比居民区还要多。

    虽然汴京城也非常繁荣,但是给韩绛的感觉,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这里缺乏一种阶级感,仿佛全部都是商人。

    未等到他仔细遍览此地风光,就被赶来的检察长范镇和庭长吕大均给拉走了。

    “此番战败,皆因王韶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轻敌所至,那阵亡将领景思立在攻克河州后,为求赏金,竟默许士兵杀降邀功,以至于引发唃厮啰和周边部族大为不满,故才有次一役,而那景思立竟然只因对方三言两语的挑衅,就贸然率兵出击,差点全军覆没。”

    范镇是非常激动地怒斥王韶、景思立等将军。

    吕大均也道:“熙河开边,乃是为求对付西夏,而非是让我军陷入吐蕃各部族的纠缠中,虽然已经解除河州之困,但与唃厮啰的关系也在进一步恶化,这将迫使我朝屯重兵于此,必将增添财政困难。”

    韩绛其实在来的路上,也受到这些消息,虽然景思立英勇战死,但他在这个过程中,犯下很多错误,他见吐蕃兵似乎不堪一击,面对对方的言语挑衅,想都没有想,就领兵出击,结果中了圈套,要是辽军挑衅,他决计不敢这么莽撞,道:“如今大敌当前,而熙河地区,是孤悬在外,我们还是应该团结一致。”

    范镇道:“若非如此,我早就起诉他们了,但此事决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在这熙州辛辛苦苦通过贸易,缓和与周边各部族的关系,他们倒好,是四处树敌。此战过后,我一定要在军事皇庭起诉王韶、景思立,虽然景思立已经英勇战死,但不能忽略他的过错。”

    韩绛点点头,安抚道:“如今政法已经分离,并且朝廷设立专门的军事皇庭,你们当然可以就此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