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北宋大法官 > 第七百五十五章 搅屎棍登场

第七百五十五章 搅屎棍登场(3/4)

或许是因为喜欢吧。”

    “喜欢?”

    张斐偏头看向许芷倩。

    许芷倩点点头道:“以前爹爹在许州当官的时候,我就知道当地有一个大地主,每天没事就去粮仓看看,他家四十多个粮仓全都是满的,只有多出来的才会拿出去卖,据说粮仓要是不满,他就睡不着觉。”

    张斐笑道:“原来如此。”

    这民以食为天。

    古人对粮食一直都有着崇高的信仰,甚至不少人都有一种恋粮癖。

    他们捂着粮食不卖,还真不是说个个都是囤积居奇,还就是喜欢。

    但是想着要被白白罚掉五成,那就还是卖了吧。

    走着走着,忽然在一个茶棚下,遇见蔡京。

    “恩师,师娘。”

    蔡京赶忙上前行得一礼。

    “蔡京,你怎在这里?”

    许芷倩好奇道。

    蔡京道:“我刚刚跟一些地主谈完生意。”

    “生意?”

    许芷倩疑惑地看着蔡京。

    蔡京道:“他们会将一半的粮食以三十五钱的价格出售给我们粮食署,但我们粮食署的必须确保粮价稳定在三十八到四十文钱。”

    许芷倩听罢,当即愠道:“这些人真是可恶,宁可便宜官府,也不愿意便宜百姓。你没有答应他们吧?”

    根据汴京律师事务所的预算,粮价是要跌到二十五文钱之内,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存粮太多,但如果权贵们先将一半的粮食出售给粮食署,同时让粮食署不放粮食出来,那他们就底气稳住粮价。

    蔡京立刻向张斐递去求救的讯号。

    张斐笑道:“话不能这么说,如果地主以三十五文钱的价格对外出售,百姓是不会买的,一定会等下去的,粮价只会进一步下跌,但是粮价不能太低,这要是太低的话,谁还会去种粮食,地主种粮食也是需要成本的,到时就是两败俱伤,这就是为什么粮食署要确保粮价不低于三十五文钱。”

    许芷倩撇了下小嘴,不屑道:“这粮价被炒到七八十文钱的时候,怎就没有人告诉我这些道理。”

    张斐干笑几声,冲着蔡京使了下眼神。

    蔡京立刻借故溜了。

    这蔡京刚走不久,又遇到侯东来。

    “老侯,你怎么也在这里?”张斐好奇地问道。

    侯东来道:“哦,我去煤场那边谈买卖。”

    张斐忙问道:“什么情况?”

    侯东来道:“近日煤价涨的厉害,咱活字作坊的成本一直在增加。”

    许芷倩纳闷道:“这使节煤价怎么会上涨?”

    侯东来道:“夫人没有发现么,最近这郊外新增了几十家铁作坊,买煤的多了,煤价就上涨。”

    许芷倩又问道:“为什么会增加这么多铁作坊?”

    侯东来道:“跟着这些工程有关系,需要很多工程工具,还有就是,许多百姓不种田,都来工地上务工,工钱还不低,这茶肆、酒馆的买卖都好了不少,也消耗了很多煤。”

    正当这时,对面走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道:“哥,我想留在成立务工,不想回去种田了。”

    年长地诧异道:“为啥?”

    “咱家里那几亩地,勉强才能活着,在城里务工,还能攒一些钱,又不担心天灾,这不好么?”

    “你傻呀!这活总有做完的一天,到时没人请你,那不得饿死。”

    “咱如今学些手艺,咋就找不到事干。”

    等到这兄弟二人远去之后,许芷倩道:“这倒是像极了当年的河中府。”

    张斐只是微笑地点点头。

    随着权贵们释放出粮食来,这动荡的局面总算是安定下来,但百姓却是一肚子怨言。

    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权贵们将半数粮食直接出售给粮食署,他们所渴望的低粮价,已经是渐行渐远。

    他们能不骂地主吗。

    宁可低价出售给粮食署,也不给我们,是他们整你,又不是我们,真是生的贱。

    一群欺软怕硬的狗东西。

    但百姓也没有办法,骂归骂,这粮食还是得买,关键这买粮食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粮价又上涨了,最终还是稳定在四十文钱,当然,这也是粮食署要求的。

    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皇帝。

    他暂时是可以松一口气,到底这内部是稳定下来。

    “哈哈,一个小小仓库税,便让解决了这千古难题,了不得,了不得啊!来来来,朕敬你一杯。”

    “等会。”

    张斐端起杯子来,却没有喝,而是道:“陛下,这功劳咱得分清楚。”

    赵顼问道:“怎讲?”

    张斐道:“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不是仓库税,而是陛下的决心,陛下当居首功。”

    赵顼笑道:“你就别拍马屁了,首功就免了,只要不算朕是头号罪人,那朕就心满意足了,来来来,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