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从百户官开始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贪官李桓

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下第一大贪官李桓(2/3)

整体而言却也只是抄家所得财物的一部分罢了,其余的财物价值甚至远超金银。

    关于珠宝首饰、古董字画等物,按照李桓的意思,其中一部分精品挑选出来送入皇城内库,其余算不得精品的则是交由朝廷进行发卖处理,换成金银粮食等物充入国库。

    至于说矿山,商铺,也是同样的处理办法,一部分划给内务府,一部份由朝廷发卖。

    最重要的还有一样,那就是数百万亩的良田。

    要知道这些良田可是足足有近千万亩之多,而且因为这些田亩皆是抄没自勋贵、官员、豪强、士绅之家,可以想象能够被这些人所占据的田亩绝对是地方上最为优质的良田了。

    如果说单单算其价值的话,就是这近千万亩的良田,折合金银的话,怕是不亚于上亿银两。

    所以说内阁盯上这近千万亩的良田也就在正常不过了,这可是最上等的良田啊,可以说关于这些良田的分配,也是争执最为激烈的。

    按照李桓的意思,这些良田直接收归内库,由内务府出面,将之租赁于地方百姓。

    可以想象这近千万亩的良田如果说租赁于百姓的话,只要将租金稍稍调低一些,至少可以活命数百万的穷苦百姓。

    毕竟按照内阁的意思,是要将这些良田收归国库,然后将之发卖换做银钱。

    可以想象这些良田经由朝廷之手发卖,最终会落入到什么样的人手中。

    本来李桓便是打算着通过掌控这上千万亩的良田,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朝廷以及皇家对江南之地的影响力。

    李桓又怎么可能会眼看着他毫不容易从地方豪强手中抄没来的良田最终又复归于这些人之手。

    倒不是李桓对地方上的那些豪强的品性不信任,或许有一些豪强不会通过土地剥削百姓,但是这样的豪强绝对是极少数。

    如果说皇家掌握着上千万亩的良田,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江南的掌控以及影响。

    所以说李桓对于那近千万亩的良田无比的看重,不管内阁以及朝廷重臣如何说,李桓就是不松口,哪怕是在其他财物的分配上面稍作退让,李桓也是坚持将良田划给内务府。

    御书房之中,躲了大半天清净的朱厚照看着李桓以及内阁几位阁老走进来的时候,嘴角不禁露出几分笑意道:看来几位卿家已经商议出了让大家

    都能够接受的结果。

    王阳明深吸一口气,将那一份关于财物划分的奏章呈于天子道:还请陛下御览。

    朱厚照接过,带着几分好奇翻看了了起来。

    好一会儿,朱厚照看过之后,脸上洋溢着几分笑意,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朕没有什么意见,便按此分配吧。

    王阳明几人闻言不禁长出了一口气。

    数日之后

    京师外的大运河码头之上,密密麻麻的上百艘大船几乎是将大运河的河面都给遮蔽了,而此时一队队的精锐士卒已经是封锁了整个码头。

    一辆辆的大车载着一个个从大船之上卸下来的大箱子,一队向着户部所掌控的国库方向而去,而一部分则是奔着皇城方向而去。

    为了保证这些财物的安全,李桓甚至调动了一营精锐士卒沿途护送。

    哪怕是有士卒的护送,一路之上仍然是人山人海,早早的便听说了消息而凑上来看热闹的百姓真的是太多了。

    其实早早数日之前,也就是朝廷关于那一笔财物的分配方案出来之后便已经是流传开来。

    可以说偌大的京城,数十上百万的百姓闻知李桓此番竟然带回了数以亿计的财物,一个个的都感觉如在梦中一般。

    实在是那数字太过惊人了,便是他们做梦都不敢去想李桓竟然能够带回这么多的财物。

    随着消息的传播发酵,渐渐的传言变得越发的夸张起来,在传言之中,李桓在江南之地抄没所得单单是金银之物就足足有十亿两之多,像珠宝首饰、古董字画等更是数不胜数。

    反正在传言当中李桓仿佛是将江南给搜刮一空一般。

    码头上那么大的动静,自然是瞒不住人,更何况那一队队由兵马护送的大车载着一个个的大箱子入城,傻子都能猜到是怎么一回事。

    足足两天两夜的时间,李桓甚至是出动了一营士卒帮忙,这才算是将数百艘大船所装载的财物转运到了国库以及天子内库之中。

    傍晚时分,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了李府之前。

    守在府门口的几名仆从见状不禁好奇的看着那一辆马车,毕竟马车之上可是装载着一个偌大的箱子。那箱子一看就大的惊人,也不知道其中到底装着的是什么东西,不过只看马车边上的李虎等十几名李桓的亲卫以及李桓就知道这箱子中的东西只怕是不简单。

    吱呀,吱呀,无比沉重的声响传来,马车停下,李桓一个翻身下马,随着李桓一声令下,府门敞开,李虎等数人上前一起发力,才算是一起抬着那偌大的箱子进入府中。

    已经被惊动的李府众人这会儿也都好奇的看着厅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