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三百章 里程碑

第三百章 里程碑(1/2)

    孙权看完,将信交给了吴景。

    吴景和程普一同观看,吴景拿着血书的手,都微微颤抖,其中内容,更是有些难以置信。

    血书的存在,也印证了骑哨所言,句句属实。

    孙策已经和渤海王达成约定,孙军归降,刘擎不再追究孙氏的罪责,孙氏一族,回归吴郡富春。

    吴景和程普面面相觑,难道伯符这是用自己的死,换来了他们以及全城军民的全身而退?

    终究是年少的孙策,默默扛下了所有,想到此处,心中不由得更加悲戚起来。

    孙策血书遗命在此,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纷纷将目光投向孙权,等待他做决定。

    孙权有些无措,大难临头,兄长却在此时离他而去,将这千斤重担交到了他的肩上,这一众将士的目光之中,充满了担忧与怀疑,定是认为小小的孙权,无法带领孙氏。

    就在这时,孙坚之弟孙静领着两个小孩,出现在众人面前,道:“权儿,如论你遵从伯符的遗愿,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叔父都支持你!”

    孙权看了眼比自己还小的孙翊和孙仁,再看看叔父孙静,点了点头。

    吴景上前一步,“舅舅也支持你!”

    话音刚落,程普也上前,说道:“你叫了这么多声程叔叔,今日程叔叔也支持你!”

    朱治也上前两步,同时一把拉过黄盖,道:“我们听小主公的!”

    见一帮孙氏旧臣如此支持自己,孙权欣然一笑,其实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只不过因为孙策之死,将士们群情激愤,他才不敢说出,退缩之言。

    兄长虽然死了,但孙权心中,对渤海王却并无恨意,从兄长的信中,他甚至读到了对死敌渤海王的尊崇,想到此处,孙权不由得想,渤海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既如此,便遵兄长遗志,保全临湘军民,也保全孙氏,降于渤海王。”孙权决定道。

    众人皆未发生,只是微微听到一声声叹息。

    降,不是畏战,不是畏死,只是为了所有人都好。

    见无异议,孙权再度用稚气的声音下令:“传我军令,打开城门!”

    城外。

    刘擎见闭合的城门再度徐徐开启,便知城内之人,基本已经接受了孙策的提议。

    城门打开,走在最前的,是一道矮小的身影,其后十数人跟随,一直向前走来,直到走到距离刘擎不过数丈的距离。

    孙氏核心,尽在此处。

    “主公,杀其兄而留其弟,此为后患。”郭嘉轻道。

    “可本王已经承诺孙策了。”

    郭嘉悠悠说出四个字:“死无对证。”

    郭嘉所虑,自然是对的,成王败寇,自古都是你死我活,斩草除根的。

    郭嘉正欲再言,却被刘擎一句话呛了回去。

    “孙策乃是自刎,与本王何干?”刘擎说得神色坦然,说得没有丝毫心理负担。

    郭嘉别过脑袋,表示不想再说话。

    徐庶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主公只是击败了孙策,孙策之死,却与主公无关,若不是主公对孙策有恻隐之心,愿对孙氏网开一面,深究起来,孙氏还欠主公一个大大的恩情才是!”

    刘擎看了一眼徐庶,两眼微微睁大。

    元直,会说话你就多说点!

    孙权在原地站立一会,看了看叔父孙静和舅舅吴景,便鼓着胆子上前,对着刘擎躬身作揖。

    “罪将孙坚之子孙权,拜见大王!”

    “孙策之书,你该看了吧。”

    “已阅,特依先兄遗命,率军归降。”

    刘擎看了看孙权,又看了他身后的一众人,慧眼一一瞄过。

    孙静,吴景,程普,黄盖,等等。

    “念在你父孙坚曾为大汉流血流汗的份上,本王准你损失回归富春,不过,这些兵马,必须解散,不过——”刘擎话锋一转,“你孙氏在富春根基并不深,自然无法供养这些兵马,准你挑选百人,护你们行程吧!”

    刘擎说的这些,孙权都门清,于是道:“如此,孙权拜谢大王!”

    说着,孙权屈膝而跪,对着刘擎行了一个大礼。

    刘擎驾马上前,朝前喊道:“诸位将军,我知尔等自孙坚起,便追随孙氏,如今孙氏已经回归寻常家族,诸位将军若想继续领兵打仗,建功立业,本王定一视同仁。”

    诸将无人应声。

    这就有点尴尬了,无人应答,刘擎只好作罢,再道:“那便入城纳降吧!”

    孙权在前领路,刘擎骑马而入,身旁满是禁卫跟随,身后还有张辽一军,跟随入城,接管城防。

    郭嘉也指挥颜良文丑等部,于临湘城外各处驻扎。

    走在街面上,临湘百姓听闻战事未发生,纷纷上街迎接渤海王,不少百姓拿着粮食,肉食,鸡蛋等等。

    孙权以及一众孙氏部将见状,也是惊呆了,没想到在渤海王人生地不熟的长沙郡,渤海王能如此受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