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积粮万石,黄巾终于起义了 > 第二百九十章 袁绍之死

第二百九十章 袁绍之死(2/3)

的!”袁绍面无表情的回了一句。

    袁绍嘴里的输,便是上一回,渤海王大军攻城,与黄琬里应外合,夺了汝阳城,而他,撤退败退宫城,开始了困兽之斗。

    “本初,你诛杀宦官之时,尚且是个有志男儿,如何回到汝南故地,却变得如此模样?是袁氏造就了现在的你,还是你造就了现在的袁氏呢?”刘擎问。

    袁绍沉默数息,这道题,他不会做。

    “只怕是相互造就吧。”刘擎一语掷地。

    袁绍没有否定,但也没有说话。

    刘擎稍稍一想,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开门见山道:“本初,念你对汉室建过些许功劳,本王有一话,望你静听!”

    “说!”

    “如今天下纷争,四方待定,本王已平十之八九,天下太平之日,已近在眼前,不如本初为这即将到来的太平盛世,献上一功,如何?”

    袁绍眼角一颤,问:“如何献功?”

    刘擎莞尔一笑,旋即恢复正色。

    “请本初赴死!”

    “毫无新意,战是死,不战亦是死,本公为何不战!”袁绍道。

    刘擎却说:“若本王说,死你一人,袁氏可存呢?”

    袁氏目光陡然一聚,似乎刘擎戳中了他的命门,他袁本初不俱死,但他害怕失去,失去城池,失去忠臣良将,失去田地和钱粮,最后,连袁氏,也一无所有。

    如今大势已去,袁绍自知无论如何战斗,都无法抗衡渤海王的大军,失败,已经注定,而袁氏,也会随着自己的失败,彻底覆没。

    前车之鉴,便是袁术。

    袁术败后,亲眷尽数斩首,袁术一脉,直接绝了。

    “如何存在?”

    “袁氏子弟,悉数贬为庶民,自你辈起,三代以内,不得从政!”

    “包括我的儿子?”袁绍问,他有三子,袁谭,袁熙,袁尚,分别为十六岁,十三岁,十岁,如今,俱困在宫城之中。

    “自然!”刘擎一口答应,对刘擎而言,袁绍的死,其意义比几个小儿的性命,要大得多。

    刘擎要用袁绍自绝,以袁氏彻底失败,来告诫天下士族士子,士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士族该何意自处。

    袁绍没有料到渤海王会同意的如此之快,便随口问了句:“我该如何相信?”

    刘擎笑笑,昂首放言:“本王身后,有豫州牧黄琬,有兖州牧曹操,有刚刚归顺本王的颜良文丑,还有颍川郭氏、陈氏子弟,更有万千将军,本王起兵数年,在阵前将士面前,从未说过半句不实之语。”

    刘擎声音洪亮,不仅城头的袁绍和将士,就连刘擎身后的将士,也听得一清二楚。

    “众将士,本王可说过半句不实之言?”刘擎大声一问。

    “没有!没有!没有!”将士齐声呼喊,声音震天。

    刘擎笑了笑,“听见了吧!”

    齐整的尖啸令袁绍心头发颤,展现出来的恢弘士气,进一步瓦解了袁绍的反抗之心。

    好似冥冥之中,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呢喃:放弃吧,放弃吧。

    罢了!

    袁绍心一横,一把拔出宝剑,竖于面前,两眼细细打量着这柄他亲手磨了数年的宝剑之上。

    刘擎见此情景,不由得想起一首诗。

    “十年磨一见,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刘擎当众嚷道。

    袁绍一听,竟鼻子一酸,两眼一红。

    这不是他一直以来的磨剑心态么。

    渤海王随口一言,竟是绝句,而且将其心中所思所虑,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昔日,他便是以此剑,斩杀山贼流寇,以此剑,斩杀奸臣宦官,而后很长的一段岁月中,再未拔出过此剑。

    “呵哈哈哈!”袁绍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最知我者,竟是我一生之敌!”袁绍叹道。

    一声长叹过后,袁绍心头竟然浮现些须悔意。

    若是坚持磨此剑,再以此剑斩天下不平之事,如此,会是怎么样的一条道路。

    袁绍突然想到了曹操。

    自从曹操拒绝了陈留会盟,之后,便随一路顺风顺水,一说是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现实没有若是,袁绍回过神来,一步跨上城头,袁绍近卫连忙上前,欲扶住袁绍,却被袁绍一个眼神阻挡了回来。

    “无我明亮,不得靠近,我死之后,尸体归渤海王!”

    袁绍一袭话语说罢,便抽剑架博,高深喊道:“请渤海王记得是紧今日所说之言!”

    “本初放心,定当谨记!”刘擎望着城头,朗声答道。

    袁绍旋即转过身来,立于宫墙之上,身后的宏伟建筑,一览无余,最中间最大的那殿,便是昔日刘辩所居,如今空空如也。

    袁隗立的刘辩没了,他立的刘宠,也没了,只有他自己。

    袁绍心头一冷,牙关一咬,抽动剑柄。

    一抹殷红挥散而下,“咣当”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