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影视从四合院阎解成开始 > 第五十章 港岛安家

第五十章 港岛安家(1/2)

    时间流逝,小二十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在关外跟日子做过一场,抵御住日子,把队伍交给了值得托付的人之后。

    朱传文就放弃了继续在关外发展。

    关外虽然很好,但是冬天的时候也是真的寒冷。

    就连朱传文本人都上了年纪的情况下,温暖的南方这的就很适合。

    “传文,爹要的是你带着爹回山东老家,你怎么带着爹到这港岛来了。”

    下船之后,发现情况不对的朱开山,对朱传文质问道。

    朱开山已经将要八十,就算身体还挺硬朗,但到了这个年纪,也考虑起来了落叶归根。

    中间这么些年,老朱家也不是没有回去过章丘。

    趁着短期和平的时间,老朱家还是回了山东两次。

    没有几个人能拒绝的了回家装逼的诱惑。

    朱开山这种人也不能免俗,少小离家,出人头地之后。

    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过程怎么都不能少。

    朱传文陪着朱开山,回山东章丘朱家峪修了祖坟,翻新了祖宅,建了宗祠,见了之前的老亲。

    修桥铺路,扶弱兴学,回馈乡亲,按着标准流程回家省了亲,并且是两次。

    “爹,回不回老家的哪有那么重要,咱们一家子都在一起,在哪不都算是在老家吗?”

    朱传文对着朱开山回道。

    老朱家已经四代同堂,大大小小已经二十多口人,人丁这么兴旺,已经可以算是一个大家族。

    不管生活在哪里,都不会有孤单的感觉。

    更不要说朱传文也不是一个人来的港岛。

    虽然大队人马都托付了出去,但还是有万余的手下,带着家属跟着朱传文来到了港岛生活。

    在关外的时候朱传文是坐地虎,到了港岛也要做一条过江龙。

    毕竟港岛这边和关外是两个情况。

    这边土地有限,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就算桎梏。

    虽然老朱家已经算是赶早的一批。

    但是其他人到港岛发展的时间,也不会落后太多。

    这几年会有上一批,再过十几年,又会有上一批。

    要在这边发展,只是人情世故已经不太行,真的需要一定的势力。

    势力当然就是人,为了自己也为了其他人,愿意跟朱传文来的人,朱传文都没有排斥。

    “说的也是,我这一辈子就是在北方关外生活了,还真没有到南方来生活过。”

    朱魏氏越来越平和一些,能到港岛享受太平日子,是朱魏氏很乐意的事。

    并不在乎是不是在关外,或者是关外老家。

    朱魏氏也是盼了一辈子,终于盼来了一些安定的日子。

    虽然朱魏氏一直都生活在安定的地区,但是老朱家一直亲自参与战争的情况下。

    说战争跟朱魏氏无关,肯定不合适。

    老朱家有人在战场,朱魏氏的心也就一直在战场。

    “我已经买好了地,咱们在港岛再建一个朱家峪就是了。”…。。

    看朱开山还有一些想念,朱传文继续对朱开山说道,这么大年纪换一个地区生活,确实有很多不方便,多安慰一下不过份。

    就是准备安排在港岛朱家峪住的人口,大多也都是老朱家的宗亲。

    这些人的基础,是朱传文当初从山东老家接到关外的一部分宗亲。

    朱传文要来港岛的时候,这部分人又分流了一部分跟着朱传文过来。

    可以说以后的港岛朱家峪,除了环境跟山东老家有一些差别之外,其他跟回山东老家,不会有太多的落差。

    就是在村子里讲山东话,也不会有人听不懂。

    对于后半辈子要怎么过,朱传文考虑了很久,还是到港岛发展最合适。

    毕竟朱传文是带了大量的资本和科技出来,真不能便宜别人。

    还是发展自己的地盘,最为合适。

    所以早早的就在港岛囤积了大片的空地,用来作为兄弟们的安家之处。

    这片土地中心,就是在新建一个元宝镇,以这个镇子为中心,其他人自由选择在镇上或者村子居住。

    镇上可以建商业街、工厂、学校、医院,只要有需要的,都可以建。

    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的很多时候,就是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

    “大哥,你买了地做什么,不会还想着种田吧,我可不愿意种田,混了一辈子,到头来还要做农民。”

    已经五十多岁的传武,跟之前肯定是有一些区别。

    在怎么样,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都会变成熟很多。

    但是个性方面,传武还是那么充足,还是有那么一些任性在。

    就算已经当爹了也一样。

    这么多年下来,不可能一直让传武当光棍。

    传武自己也是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让传武一直不娶媳妇,传武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