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 第1688章高筑墙,广积粮,大扩军

第1688章高筑墙,广积粮,大扩军(1/2)

    简雍、风后这些人的意思,那就是到了如今,已经基本打不赢了。

    他们确实是重创了郭子仪,但为了设计郭子仪,前面那些死伤,却也不是假的。

    这个时候的刘备,除开青州水师之外,将各个地区零零散散拼凑一下,也就顶多拼出四万兵马了。

    如果赵德芳没有投降薛仁贵,如果他们只需要面对北面的廉颇的话,他们还有死守的可能。

    凭借着各处城池进行顽抗的话,未必不可能守住。

    但奈何赵德芳已经投降了,北面和薛仁贵的西面加起来,接下来的晋军将会投入二三十万的兵马,而且还是从不止一个方向打了过来。

    仅剩下的四万兵马,他们如何守?

    所以,简雍、风后这些人的意思,那就是让刘备直接离开。

    青州水师,这就是他们最后给刘备留下的后路。

    有青州水师在,他们就可以给刘备留下一丝生机,尤其是这个时候,戚继光的水师主力在渤海的情况之下。

    “朕,乃,大汉天子!”

    刘备环视众人,斩钉截铁道。

    是的,他是大汉天子!

    南楚和朱元璋惨党可以逃亡海外,可他却不能。

    大汉,就算是要落幕,也应该由他而来画上一个真正的句号,而不是像一条丧家之犬一样苟延残喘。

    更不要说,就算是他愿意像南楚或者是朱元璋残党那样逃往海外,但他们也根本就无处可去。

    ……………………

    李唐就在北方的旁边,冀州和青州那边的战事,传到李唐那边,那个速度自然也相当之快。

    北方这三家就算是联起手来也不是大晋的对手,对于这一点,李世民早就已经有所预期了,也从来没想过这三家能够打赢。

    毕竟,大家的国力就不在一个程度上,

    北方的这三家就算是在巅峰时期,国力上也不能和如今的大晋相比了,更不要说如今的幽州和冀州都是半残的状态了,刘备的那边就算不是半残,但也不在巅峰。

    可是,就算是对于战局,早就有一个预期,但这三家败退的速度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就直接灭亡了一个,剩下的两家也一副即将灭亡的状态。

    乐毅也算是李唐的一个老朋友了,李唐上上下下的名将,对于这个人也算是印象深刻,但是,这一位就算是豁出了性命,在李世民看来,也就顶多让戚继光延缓上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之后,戚继光足够从后方,再次调集出足够的粮草,到了那个时候,戚继光也就有足够的底气继续进军了。

    除非是韩信能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之内重创李牧,但是,李世民并不认为韩信可以做到。

    如果是李牧一意猛攻的话,或许李世民还能够对于韩信抱有一定的信心,但人家都转为防御态势了,那就基本没什么概率了。

    唉!

    如今的李世民,也为之而忧心不已。

    北方这三家没了的话,最后的李唐就会正式和大晋接壤了。

    光是如今,幽州有四郡之地落入了李唐的手中,恐怕到时候晋军就不会善罢甘休了。

    到了那个时候,就该是他们李唐顶晋军的压力了。

    故而,他们必须要尽快的准备起来了。

    和草原上的三位相互联姻之举,如今已经基本谈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推进了。

    而除了和草原上的这三家结成战略同盟之外,李世民的下一步决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大扩军了。

    高筑墙,这个就是字面意义上的高筑墙了,一旦日后李唐直面晋军的压力,到时候李唐自然是处于守势的。

    从双方的国力,就已经决定了这一点。

    李唐多山城,天然上就占据地理的优势。

    历史上的隋炀帝,在这一点上,就曾经吃尽了苦头。

    不过,反而是幽州四郡,相比李唐本土,没有这些防守上的优势。

    故而,李世民自然是要早做准备的。

    而接下来李唐的三年规划,基建乃是重中之重。

    日后与晋军一战,对方的国力就放在那里,他们势必是要大扩军的。

    故而,接下来这几年的时间,李世民势必要组织起一部分百姓,在农忙之余,进行一定的军事训练。

    到了那个时候,在需要他们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尽快成军,而且,还能够有一定的战力。

    而到了那个时候,一旦和晋军大战的时候,开启大扩军,势必要影响本土的生产。

    再则,李唐本土,以山地地形为主,天然上就不适合发展农业。

    如此一来的话,提前储备起大量的粮草,总归是不会错的。

    尤其是,在幽州四郡还在他们手中的时候,尽快的筹备粮草。

    毕竟,一旦和晋军开战,幽州四郡如果守不住的话,逼不得已之下,李唐只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